东北网
首页黑龙江民生国内社会娱乐评论购风尚
视频东北网视专题国际法治体育理论龙E邮
生活健康医药餐饮食品汽车房产旅游动漫手机IT龙文化
教育龙版网博览寒地知青金融企业经贸彩信影像北大荒
女性亲子
论坛博客
报料热线
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鹤岗绥化黑河大兴安岭
【推荐】国内精彩图片集锦
国内要闻 | 政要行踪 | 人事任免 | 科技、IT | 图片新闻 | 视频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央视《大东北》纪录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民族精神   央视《大东北》纪录沈鼓的自救创新之路  央视《大东北》纪录东北人闯关破局的决心和无畏!  央视《大东北》纪录来自红山的第一缕曙光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9日)  第18届成长型医药企业发展大会启幕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与抚顺市雷锋基金会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人民论坛网评 | 透过进博之窗 洞见中国气概  【央广时评】共赴“进博之约” 与世界向“新”同行  透过数字看中非经贸合作“深度”和“力度” 
【推荐】进入国内精彩图片集>>
英绝望母亲喂濒死儿子大麻竟令其恢复健康
囧!美窃贼逃跑时裤子被铁门勾住警察将其活捉
创意!新型饮料让宠物陪主人同“醉”
厉害了!波黑少年35秒用头击碎111块混凝土板
美年迈夫妇乘乌龙航班乐观称其是“兴奋的冒险”
百姓对“两会”的八大期盼
//internal.dbw.cn/  2006-02-24 11:10:20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东北网2月24日电 半月谈编者按:又是一年“两会”召开之际,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百姓有些啥念想?他们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正是政府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

  一盼新农村建设“货真价实”

  谭运能(新疆巴楚县夏马力乡棉农):最近报纸上、电视里“新农村建设”喊得很响,我们农民最关心的是能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实惠。农民最盼什么?还不是生产发展、日子越过越好嘛!

  这两年政府既免税又补贴,咱农民的腰包渐渐鼓了,但农资一个劲儿涨价却“吃掉”了我们辛辛苦苦挣的钱。2004年种的棉花由于卖得早,没能赶上后期涨起来的好价格;而2005年年初春播时购买农资晚了,又遇到化肥涨价。2005年是政府给咱农民实惠最多的一年,可我们一家收入的增幅却并不比上一年明显。希望国家快想想办法,别让农资涨价“掏走”国家给农民的免税实惠。

  史志远(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毛桥村村民):最近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俺们举双手赞成。然而近几年俺们这里农村建设搞得很乱乎,比如规划不科学,乱占地、多占地的问题比较突出,村子里的公共设施却严重缺乏,路不好走,吃水挺困难;布局也很零乱,街道很不整齐,村民居住呈现出“满天星”的架势;村子在国道、省道沿路乱搞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村庄四周新房耸立,村子内部却破破烂烂。建议国家召开“两会”能刹刹这股子歪风,别让新农村建设变了形,走了样,坑害俺们老百姓。

  二盼咱老百姓看病不再贵

  张素娟(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市民):去年我在一家市级医院一个月住了两次院。头一次一星期花了6000多元,第二次住院一星期又花了5000多元。我退休金一个月只有260元,又没有医疗保险。做尿毒症透析,一周要4次,一次就400元。自己这点钱根本不够用,现在看病的钱都是3个儿女拿的。现在拿药太贵了,老百姓真是负担不起。嗓子疼,到医院开点药吧,没想到一盒药只有3粒就99元,一粒药33元!什么时候看病才能不这么贵呢?

  王银蒂(新疆天山西部林业局离休干部):我今年72岁,年老多病。虽然看病的费用基本由国家负担,但每次面对医院提供的收费单据,也不禁心惊肉跳。每次住院,医生一进病房,询问病情没几句话,就要求先做检查,有一次仅核磁共振一项就花掉近3000元。哪次住院不花个1万元就出不了院,就是一个普通慢性支气管炎也要花这个数。我看病的费用大多由国家负担,就这我都承受不了,想想那些自己掏腰包的人,怎么看得起病啊!我盼着今年“两会”多提提这事,督促政府加快完善医保体系,让人们都能看得起病,使看病不再是一件烦心事。

  三盼孩子读得起书

  陈安国(山东省临朐县大关镇王家庄农民):我们最盼望的就是儿子能读得起书!我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可以挣五六千元,我妻子在家养了2头猪,种了3亩地,全家一年总收入七八千元。

  几个儿子都挺出息,大儿子考上了淄博万杰医学院,可刚读了一年就花了1万多元,上不起,退学了。二儿子考上大庆石油学院,一开学就交了将近9000元,向亲戚朋友借了3000元,又贷款5000元,才把这笔钱凑齐。

  这几年学费越来越贵,伙食费也贵。挣得少,花得多,没有钱真愁啊!为供孩子读书,我和妻子穿自己缝的布鞋,平时都舍不得吃点肉。政府能不能帮帮咱农民,让农民的孩子也能读得起书,上得起学!

  李晓玲(新疆乌鲁木齐市媒体从业者):从名目繁多的中小学收费,到高昂的高中“择校费”,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要交莫名其妙的费用,“可怜天下父母‘薪’”啊!我5岁的儿子所在的一家幼儿园,每个月收取的各种费用已占到我工资总额的一半。我的孩子还没上学,收费压力就感觉到了。希望立法部门从源头规范教育收费,制定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最高限额,才有可能让孩子学费多降一点,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收费的问题。

  四盼生活更有保障些

  陈开秀(新疆乌鲁木齐市向阳社区低保户):我今年52岁,由于身体多病,一直没有正式工作。丈夫几年前去世,23岁的儿子在一家电器维修店当学徒,收入很少,我们母子俩基本靠低保金过活。

  物价上涨让我们本来过得紧巴巴的日子更加难以维持。水价、粮价、暖气费,每个都涨一点,涨得不多,加起来就是不小一块,这对高收入的人没有什么影响,可在低保家庭却不是小数。我们希望政府能多想想城市底层群众的生活,在“两会”上能多一些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声音,让物价上涨不再影响普通家庭的生活。

  五盼生态政策别再变

  铎木苍(内蒙古额济纳旗蒙古族牧民):我的家就住在东居延海的旁边。前几年,这里的风沙很大,每到春天屋后的沙堆得半墙高,牲口也没吃的,基本靠买饲草料喂养,买不起饲草料的就得饿死,许多牧民待不下去都搬到别的地方去了,

  近几年,国家在这里实施了好几项生态治理工程,又是退牧还草,又是黑河分水。这一下有效果了,干了好多年的海子(东居延海)有水了,一些快死的胡杨又活了,牧场里的草也多了,牲口有吃的,毛色也好看了……托国家生态政策的福,我们家现在养了300多只羊,20多峰骆驼,一家4口人的生活又有了着落。现在这里的生态环境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比,仍然差得很远。那时候草很高,胡杨很多,海子里有鱼有虾,鸟也很多。我希望国家继续搞生态建设,不要半途而废。最近,电视里说生态的事比以前少了,来我们这里调查生态的人也比前几年少了,不知道是不是国家的政策要变了?千万别变啊!

  六盼进城打工待遇公平

  王利平(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康巴什乡乌兰什里村外出务工者):我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打工已经七八年了,在建筑工地干过小工,给企业当过保安,现在给一个个体运输老板开货车。当我走在城市里,总感觉自己矮人一等,经常被轻视或被欺负,我希望社会给我们更多的公平,最好能给予“市民待遇”,虽然我们当中有些人素质低一些,但我们也是人,也是靠血汗挣钱的,也在为城市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第一,我希望有一个好的称呼,现在社会上称我们为打工仔、打工妹或农民工,带有贬低的口气,前段时间杭州市将农民工称呼改为“外来务工人员”,我觉得这个提法好。第二,我希望切实解决我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难问题。虽然在这之前,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原来交一笔数额不低的借读费就能上学,现在政府不让收这个借读费,一些学校干脆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清退和拒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第三,我希望建立解决欠薪问题的长效机制。解决欠薪问题不要搞成运动式的,运动一过人走茶凉,外来务工人员的欠薪投诉无人理睬。第四,我希望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免费的职业培训机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进城市后,一些没有技能的人由于找不到工作就可能走上“歪门邪道”,城市里缺某类工人,就可以通过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去补这个缺。

  七盼不再挖带血的煤

  申彦珍(甘肃省渭源县城关乡城关村村民):近三四年来,我先后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和乌海市的3家小煤窑打过工,没有一天不提心吊胆。

  我所打过工的小煤窑没有一家不存在安全隐患。小煤窑主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安全生产设施投入上能省就省。曾有一个煤矿老板和工人聊天说,省下买设备的钱拿出1/10打点上面的人,在安全检查中比买设备安装在那里还管用,没人挑你的毛病。近两年,国家加大了整治小煤窑的力度,许多小煤窑被关闭和整改。但我看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一些小煤窑安装了排风用的大功率风机,但矿主为了降低成本不经常开;还有小煤窑超采和越界开采的情况十分普遍,政府派来的检查人员很少下井检查,即使下井也很少认真查。另外,小煤窑矿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有时,矿工发现井下存在安全隐患,不愿意下井,矿主和包工头就连哄带骗甚至威胁矿工下井干活;矿工受了伤,一些黑心老板置之不理。如果矿上有一种类似工会一样的组织就好了。

  八盼文化消费大众化

  吴琳(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青年):像我们这个岁数的女孩都喜欢看演出、听歌,但让我感到特郁闷的是,现在文艺演出少、票价贵,歌厅多、音乐厅少。就拿电影票说吧,便宜的一张票也要20元,贵的一张50元,两个人看一场电影要花100元,比吃顿饭都贵!而且,好多电影拍得不好看,甚至让人不知所云。一些大导演、名演员整天忙着炒来炒去造势,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拍部好电影呢?看看韩国电视剧《大长今》,把亚洲的观众都“征服”得差不多了,一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一边给韩国赚钞票,多聪明!我们为什么不能多出点真正优秀的电影、电视作品来呢?


作者:赵华 柴海亮 赵春晖    来源:新华网    编辑:林彬彬

我要收藏】【东北评论】【东北博客】【东北论坛】【我要纠错
 精彩视频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
· 2006年“两会”欢迎中外记者采访报道
· 两会话题:多管齐下 共创节约型社会
· 北京两会更加开放 外国人旁听政府工作报告
· 王德学对“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三要求
 
 
 精彩图片推荐 更多

 

 港澳台新闻 更多
· 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参观澳门地标景点 感受文化融合魅力
· Vlog|澳门青少年“追星”成功!奥运冠军:“加油!每个人都能圆梦!”
· 国防部警告台独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何来“国防预算”!
· 香港港铁即将支持银联闪付过闸 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支付网络建设升级
· 一脉承千年!了解历史、感知未来,台湾大学生体验博物馆奇妙日
· 科技时钟:一键穿梭香港“城市景昔”
· (粤港澳大湾区)深中通道开通近两月 大湾区海上互联互通提速升级
 

 

 网际联播 更多
· 健康乡村建设“路线图”公布
· 今日辟谣(2024年9月3日)
· 3大板块10余项活动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排出炉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吴瑞玲:植根乡村 甘为孩子提灯引路
· 这是一首写给孩子的歌!未成年人检察概念曲《奉时光予你》
· 风华正育时 | 《照亮》系列微纪录片①
· 新学期新传承|这座西北小城 在校园里播下诗意的种子
  黑龙江推荐
曲拥措姆:争做“创新龙江”生力军
北大荒稻浪里,有袁隆平身影……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受调查
· 哈尔滨少年苦练花滑十年:即使韧带撕裂,手臂青紫,也不曾放弃梦想
· 天冷路滑,一起车祸两人被困,冰城消防成功救援
· 回黑龙江过年都有啥要求?划重点↘
· “小寒”不寒?一大波降温来袭
· 【原创】“不把楼点着了就没事儿!”①能吸烟的商场,你敢进吗?
  国内·国际推荐
习近平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重要要求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对直播平台开展集中执法检查
五问央行降准置换中期借贷:释放哪些利好?
· 凡人微光 | 妙笔生花
· 中非合作论坛|携手
· 风华正育时 | 《照亮》系列微纪录片①
· 吴瑞玲:植根乡村 甘为孩子提灯引路
·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排出炉
  生活透视
· 代表建议加大离婚难度防止冲动离婚
· 尚绍华委员提案关注80后冲动型婚姻
· 网购风潮催生"麻豆" "邻家女孩"最受欢迎
· "90后"网晒择偶标准 不是买菜可以讨价还价
· 80后新人签下相爱婚姻合同 规定婚后仍有审美权利
· 中国博士与女友吻别致美机场瘫痪被判社区服务
  视频
  网际联播
·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9日)
·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与抚顺市雷锋基金会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 人民论坛网评 | 透过进博之窗 洞见中国气概
· 【央广时评】共赴“进博之约” 与世界向“新”同行
  法治·社会推荐
· 部分运营商2G网络减频 还用2G手机用户咋办
· 一季度区块链投资58起 投资总额6.81亿元
  娱乐·体育推荐
· YG发声明表示对TOP事件负责 公开致歉称接受指责
· 真是贴心的新娘!安以轩办完婚礼后还有答谢宴
· 喜得子!金巧巧生子凑足"好"字 晒小宝宝萌脚印
· 95小将梅开二度7将破门 国足8-1狂屠菲律宾
· 完成试训!鲍尔:想为湖人打球 能成为紫金领袖
· 纳达尔即时排名上升至第二 法网已无人可挡
  社区·评论推荐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