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新闻中心2007年10月18日(星期四)15:00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介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全程直播。图为记者招待会记者席。(新华网荣忠霞/摄)
东北网10月18日电 据人民网报道,“正对主席台的中央区域的记者席已经由工作人员按一定比例给外国记者预留好了位置。再也不会出现有人一占一大片的局面。笔者在正对在主席台的中央区域第三排找了一个座位,左右两席都是外国记者预留位。”香港《大公报》记者王扉参加完10月14日十七大首场新闻发布会以后,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这样的话。
从大会为境外记者预留席位这个“小细节”里,王扉体会到了十七大的“透明”。同样参加这次发布会的新加坡《联合早报》的北京首席特派员叶鹏飞,也对记者表示:“从硬件可以看出,这次大会对境外记者确实比以往更加开放。”事实上,在从10月14日开始的这几天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很多“小细节”体现出了开放。
10月15日下午,记者去江苏代表团采访,代表们谈论完十七大报告以后,到了记者提问时间。代表团讨论对中外记者开放,并预留提问时间,本身已经是很开放的举措。可是在提问快结束的时候,讨论会的主持、江苏省长梁保华还是主动提出:“刚才都是中国记者提问的,下面把机会让给一位外国记者吧。”这一主动的“细节”折射出的是代表们的心态更加开放。
10月17日下午,记者和日本《读卖新闻》的记者一同采访同为十七大代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采访之前,大会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问《读卖新闻》记者杉山祐之是否需要翻译,中文很好的杉山祐之礼貌谢绝之后夸赞工作人员服务非常棒,之前新闻中心已经为他安排了两位代表的采访。工作人员的这一主动“细节”,同样折射出十七大的开放性。(人民网记者王华)
10月14日16:3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李东生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新华网在现场对新闻发布会进行网络实时报道。图为发布会现场。(新华网蔡国华/摄)
十七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于2007年10月16日(星期二)15:00举行,教育部部长周济和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介绍中国科技教育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全程直播。图为合众国际社记者正在提问。(新华网荣忠霞/摄)
作者: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顾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