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关于财政资金的使用问题,又会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近几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年年增长,据报道,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尤其是200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达2005亿元。财政收入暴增,国家财税部门当然功不可没,要是没他们具体操作,那么多公务员大概只有喝西北风了。所以公务员大抵对财税部门是要心存感激的,尽管真正感激的应是纳税人。
钱多了,腰杆硬,好办事,但要是没个好的理财思路,财政资金没用在刀刃上,大把大把乱花钱,迟早会变成个败家子。这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在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领域欠账实在太多,因此应该在如今财政比较充裕的时候,抓紧时间解决这些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历史遗留问题,轻装上阵,继续深入推进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近日,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在今年两会上正式提出: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这种提法看似荒诞,实则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意味。
对一个国家而言,谁执政谁当家,无非就是税由谁来收,钱由谁来花的问题。当前由于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尚未建立,财税政策常为公众所诟病,税种、税率、起征点等设置若不合理,不利于社会再生产和居民财富的积累。从国家层面而言,税务部门收的税多,并不证明税务部门的工作就一定干得好。如果政府在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舍不得投入,政府办事机构和冗员长期得不到精简,公款挥霍浪费之风得不到有效遏制,财政预算不合理,审批把关不严,政府手中的钱越多,越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它是以财政资金的低效和浪费以及民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合理提高为代价的。
从以往审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监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规范,仍然没有看到相关部门拿出实质性的措施出来,这也正是笔者担心的地方。每年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都要审查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但往往难以弄清头绪,审查预算报告形同虚设,这都值得思考。衡量财政部门工作好坏的一个指标,至少应该包含每年的财政收入到底有多大比例投入到了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有详细的使用清单,使用效果如何,不能是一本糊涂账。
作者: 钟进军 来源:新华网 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