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会上透出的信息多次登上世界媒体的显著位置,除了各地代表及政府各部门“一把手”参加新闻发布会,媒体向代表发问的渠道还有很多,两会成了“中国最透明的时刻”。泰国《曼谷邮报》8日评论文章称,从很多方面来看,过去5年都是中国最好的时期,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2008年中国将面临更大的、与过去有很大不同的挑战,这将成为对中国领导人的新考验。
“如何领导中国走过2008年将是至关重要的”
《曼谷邮报》称,过去5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10.6%,2007年达到24.66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四。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比5年前增加了5.3倍,到2007年年底超过1.5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公众同样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受益,2007年,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比5年前有了大幅提高。
文章同时称,中国2008年面对的挑战与过去5年有很大不同,内部存在环境恶化、社会保障网资金不足、地区差异加大、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通货膨胀率高等问题,外部则面临美国经济衰退,欧洲经济前景也不很妙的局面。此外,“对面临国内问题的发达国家来说,没有比中国更好的替罪羊,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还会成为西方政治家拿来做文章的重要话题”。文章认为,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在他们进入第二届任期时将面临最大的挑战”,“如何领导中国走过2008年将是至关重要的”。
俄罗斯《晨报》7日发表题为“中国解决迫切的问题”文章称,中国领导人为国家制定了远大的发展目标:成为一个强大、繁荣的世界强国。这一计划既包括经济增长和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还包括发展先进科技、实现军队现代化等各个方面。但中国仍在退休保障、卫生、教育、贫富差距和农业等领域存在严峻的问题。此次人大会议就是要首先解决这些迫切的问题。大多印度媒体则认为,今年的两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明显加快。
外国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具体
死刑、食品安全等话题也成为西方媒体在两会期间的关注热点。法新社8日称,尽管中国没有公布2007年全年的死刑判决数目,但在2007年1月中国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后,有15%的死刑案由于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程序违法等原因被驳回。
美联社9日称,来自中国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国2007年由食物中毒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58人,比前一年增加了32%。然而,尽管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但食物中毒案件的总量却下降到506起,比前一年减少了26%。美联社评论说,中国2007年在国内和国际上出现了一些食品和产品安全丑闻,促使政府发起一系列措施推动安全监督,重树公众信心。当北京奥运会即将于8月份召开之时,中国当局已经承诺要采取严格的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则紧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一把手”们在两会期间的言论。《金融时报》称,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间隙表示,除香港股市以外,中国居民可能还将获准直接投资伦敦、东京或新加坡股市。文章认为,周小川和其他一些中国高级官员的话表明,尽管其他政府部门担心居民海外投资可能会引发内地股市大跌,但中央政府仍然致力于减少对内地居民海外投资的控制。《华尔街日报》称,周小川表示,一国货币的走强并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最好或是唯一途径。这番言论不同寻常,因为中国央行一直被广泛看作是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倡导者。周小川的这一说法打消了外界对人民币升值幅度将有所加快的预期。
关注点各有不同
印度媒体特别关注中国的西藏政策,因此对胡锦涛关于西藏问题的讲话给予突出报道。《印度时报》等多家印度媒体报道称,胡锦涛说西藏的稳定关系全国的稳定,西藏的安全关系全国的安全,任何人不得将西藏从中国分离出去。印度媒体大多认为,把西藏安定的重要性上升到这样的高度,这说明中国政府维护西藏安定的决心,为“藏独”分子敲响了警钟。
温家宝总理关于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达到新水平的讲话在俄罗斯引起积极反应。不过,也有部分俄罗斯媒体传递了复杂的声音。俄罗斯《晨报》文章转引部分俄罗斯专家的话说,同中国分享高技术成果和向中国提供能源,俄罗斯这样做自己也不清楚,现在是在支持盟国、竞争者,还是潜在的敌人?(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任彦 本报记者 王亮亮 本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