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
出门旅游,先通过网络查询机票、查询地图;节假日祝贺,从手机短信、电子贺卡到视频问候————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
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嫦娥一号为代表的航天技术的进步,“科钻一井”的胜利竣工、超级杂交水稻的重大突破————科技推动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这一切生动地告诉我们,5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市长毛光烈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在宁波,企业已经成为创新主体。宁波现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39家,有103家企业的135件工业产品成为全国的“单打冠军”,2007年宁波有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宁波的数字很有说服力。5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基础研究得到加强,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无论是国家投入还是地方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宁波市财政科技投入达15.3亿元,比上年增长53.5%;同样,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科技厅厅长龙江透露,近几年云南省共实施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233项,总投入26.5亿元,新增产值122.6亿元;在全国,仅2007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就达180亿元。
基础研究工作的不断加强,使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一些领域的基础研究处于领先水平。
高技术成果的涌现,使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几年来,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三,出口总额跻身世界前两位。
与此同时,技术市场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在云南,2007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达到30个,占全国花卉新品种数的70%以上;在全国,2002年—2006年全国累计签订技术合同124万项,技术合同累计成交金额6673亿元,2007年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1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200亿元。
科技成果的大量产生,在于科技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现在,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队伍,教育科研机构加强了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而科研队伍的壮大,又进一步促成了科技成果的产生。仅2002年—2006年,全国累计登记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就有15.5万项。在一些技术领域,我国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逐渐增多,据统计,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22.5%和17.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2006年我国专利部门受理的国内专利申请量有47万件,2007年达到58.7万件。
这一时期,我们制定完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未来15年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是指导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也不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体制和机制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