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今天已经是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8天,灾区的人员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与此同时,防疫工作也成为所有关心灾区的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地震灾害后通常会出现哪些疫情?如何防止大灾之后出现大疫?19日下午14:30新华网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杨荣阁、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蒋岩就相关问题进行访谈。
图为访谈现场
蒋岩:大的自然灾害过后容易发生五个方面的疾病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国务院公告: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在正常的升旗仪式后降半旗,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后,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地震灾害后常会出现哪些疫情?如何预防大灾之后出现大疫。为此我们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杨荣阁,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蒋岩。
欢迎两位嘉宾。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杨荣阁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蒋岩
我想两位嘉宾还沉浸在刚才我们三分钟哀悼的悲痛心情当中是吧?
蒋岩:
是的。
主持人:
蒋老师是不是最近工作比较繁忙?
蒋岩:
是这样的,因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疾控当中作为主力军的作用,这些天尤其是汶川地震之后可以说我们全国整个疾控系统在这上面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包括我们科室组织的很多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培训工作都停了下来,腾出精力来支援赈灾工作。大家也很悲痛,尤其电视上的孩子们的镜头让人非常心痛。
主持人:
今天杨老师专门从武汉坐飞机到我们这里来的是吗?
杨荣阁:
对,汶川地震之后我们病毒所也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所务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包括募捐、提建议等等一些措施,尽量把我们所做的基础研究的知识能够回馈社会,服务于人民。
我们不但募捐了很多善款,同时也通过我所及中科院生物局有关领导及同志们的积极联系,首批C3-41杀蚊幼乳剂得到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意,将于5月18日下午1点在武昌火车站集中,下午5点45分发车,5月19日上午到达四川成都,这些对灾区虫媒的防治也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主持人:
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化悲痛为力量,帮助我们的同胞重建家园,那灾害发生后最常见的是哪些疫情呢?
杨荣阁:
我感到大的自然灾害过后可能出现的疾病主要就是有水源性的比较多一些。常见的比如像肠道疾病,再有一些呼吸道疾病以及虫媒的疾病,还有一些人畜共患等等的一些疾病。
蒋岩:
如果我们从疾病的分类上来讲,一般在发生自然灾害之后,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划分包括五个方面的疾病:一个非常密切的是和水相关的疾病;还有一类是因为发生灾害后大量人群死亡后人群密度包括救援人员积聚非常密,所以和人群密度积聚有关的疾病;还有媒介传染病;还有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其他疾病;最后还有因为供给中断(比如水和食物)带来的疾病。主要分五大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