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牛奶危机为母乳打开市场
在中国牛奶污染危机不断加剧之时,一些母亲开始靠出售母乳赚钱。
初为人父的吉曼迪•吴(音)向妻子提出了一项“业务”:她可以当一名奶妈,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别人的孩子。他在网上看到过有关这个行业的消息。
他的妻子叫蒂娜•黄(音),今年24岁。她说:“为什么不呢?”她说自己的乳汁很多,两个月大的孩子根本吃不完。“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孩子吃不上奶,我觉得自己的乳汁白白浪费太可惜了”。
黄以前的工作是秘书,月薪只有1000元。而当奶妈每月能挣1.2万元。吴说,这些钱“可以给我们的女儿买一些好衣服,还能送她上好点的幼儿园”。
中国家长们对此事的恐慌,让一门古老的职业得以新生。在网上发布广告以及在全国各地家政机构注册的中国奶妈薪水自9月12日以来已经翻了一倍,现在最高可达每月1.8万元。
周二,在深圳一个居民小区,6名新生儿的妈妈来到一家家政公司找工作,这家公司为越来越多像黄一样的女性充当中介。该公司经理艾晓雄(音)说:“我在这个行业干了十多年,从没见过奶妈这么抢手。”从周五开始,艾晓雄已经登记了260名可以当奶妈的妇女,并为其中20个人找到了雇主。
虽然医生说健康女性的乳汁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并能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但西方在19世纪就基本上摒弃了让别的女人来喂养自己孩子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在一些国家仍然很普遍。中国的奶妈行业也有相当悠久的传统。
母乳喂养的情况在中国日渐减少,配方奶粉出现热销。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贫困农村妇女的母乳喂养比例从2000年的62%下降到2005年的38%。但许多人似乎都认为配方奶对孩子更好。在更富裕的家庭,繁忙的生活方式成了母乳喂养的障碍。
主张母乳喂养、笔名“小巫”的阎红女士说:“这次的配方奶丑闻就像大自然给我们所有人敲响的警钟,其责任不仅在无良商家身上,我们需要更加关心给孩子吃什么的问题。”(作者杰弗里•A•福勒和朱丽叶•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