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3月1日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习近平同志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要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六项就是要求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据我听到或读到的中央领导人讲话中,这是第一次着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媒体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能力的殷切期待。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网络论坛、博客为平民百姓接受信息、评论时事、发表意见搭建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平台。平民百姓参政议政的意识更为强烈、渠道更为通畅,网络媒体已经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成为引领舆论导向的“生力军”。但是,一些领导干部还不适应新闻媒体的新变化,还不善于同新闻媒体打交道。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转型期”和“调整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高发期”。一些地方在出现“突发性”事件后,有些领导干部总是千方百计捂着、掖着、盖着,害怕新闻媒体报道,不向新闻媒体通报有关情况,一些谣言在群众中肆意传播,在网络中“满天飞舞”,群众、网民得不到真实信息,致使流言谣言错误地引导群众、网民的情绪,“突发性”事件逐步演变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造成极为不良社会影响和巨大社会财产损失。瓮安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这集中反应出了一些领导干部还不善于同新闻媒体打交道。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对新闻媒体还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愿意和新闻媒体的打交道,对新闻媒体唯恐避之不及。有的对新闻媒体采取敷衍应付的办法,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提供第一手的真实情况。甚至一些领导干部害怕新闻媒体,把新闻媒体视为“洪水猛兽”,对新闻媒体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实事求是报道的愿望不予理睬,千方百计地封闭信息,寄希望于自然平息事件,“内部消化”,慢慢处理。
客观地讲,在网络媒体没有兴起以前,政府对新闻媒体拥有“绝对控制权”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发生“突发性”事件,很难被群众、网民“捅”出来,很有可能被“盖住”、“捂住”。但是,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网民有了更为自由的发言权和“发言地”。某个地方发生某个事件,也许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可能被网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谁还能捂得住、盖得住。发生的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等大规模群体事件,一再警示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回避新闻媒体、不和新闻媒体打交道,想“捂住”“盖住”,其结果只能是越捂越坏、越盖越遭。因为当一些领导干部对新闻媒体“闭口不言”、不向新闻媒体说明真相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开始在群众中、在网络上“胡说乱说”,“假相”便会取代“真相”,广大群众、网民就很容易被“假相”所蒙蔽,当群众、网民情绪被“谣言”、“假相”引导起来时候,事态就很难控制了,也很难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可以说,领导干部同新闻媒体打交道能力是一种执政能力的体现。领导干部敢于同新闻媒体打交道、善于同新闻媒体打交道,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将情况向真实地向新闻媒体公开,让群众、网民获得事件的“真相”,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就能有效地防止“流言”、“谣言”的发生,有效地阻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混淆视听,有效地保持社会政局的稳定。这也是一名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最好体现。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政局稳定的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主政一方的高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因为这关系一方的政治安定、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网友:闫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