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迎两会特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2017-03-02 11:24: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余晓葵 冯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从2017年的初春回望21世纪以来的全球社会,我们在安享全球化带来的繁荣与希望时,内心似乎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斥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犹疑与困惑。

  希望来自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其强劲的发展势能,重塑着世界发展路径。

  困惑源于日益增多的挑战和风险:金融危机阴云未消,战乱冲突时有发生,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在更深层面,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挥之不去,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带动数十年繁荣盛景的经济全球化遭受一部分人的质疑,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迅速蔓延。

  “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出的醒世之问,是关乎人类命运的根本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以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来面对。

  中国,正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引领世界前行方向的思考,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路。

  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主张

  古往今来,安危相易。

  2月21日,世界银行发布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贸易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增速: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速在1.9%至2.5%区间。

  陷入经济衰退的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曾被奉为圭臬的投资与贸易自由化政策开始受到质疑,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排他性、封闭性、碎片化发展态势。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怪现象:一些曾长期享受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红利的西方国家,如今却成为担忧全球化的主体。

  在世界经济下行期,发达国家的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等矛盾逐步凸现,一些国家的政党和政治人物为了迎合民意、赢得选票,就会扯起保护主义旗帜,高喊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口号,到处找“替罪羊”,把民众注意力从国内引向国外。“一些西方国家以自身政治和战略利益来影响全球化路径、衡量全球化成果,成为全球化困境的主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说。

  程恩富指出,对全球化发展方向的争论,关系到我们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抉择。逆转全球化趋势,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无异于因噎废食、扬汤止沸,最终自损自伤。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习近平主席的主张得到了众多国家领导人的认同。

  有人形容,在今天的全球治理中,中国正扮演着四重角色:利益攸关方、关键行动者、议程设计人和变革领航员。“这其中包含价值理念、制度设计在内的治理思路。”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部原副部长艾平说。

  在实践方面,中国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开展国际金融合作。3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迅速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2016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累计投资超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18万个就业岗位;

  在理念方面,中国强调正确的义利观,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正引领经济全球化从困顿徘徊中走上光明大道——

  2016年金秋,在中国杭州,习近平主席和出席G20峰会的各方嘉宾就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议题达成许多重要共识,让世界经济从杭州再出发;

  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认识和把握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互动变化,捕捉新机遇,定位新角色,创立新优势。同时,全球化也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新问题,我们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在瑞士达沃斯,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我们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我们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从杭州、利马到达沃斯,习近平主席以宏阔的历史视角和富有远见的辩证思考厘清了人们对全球化效应的认识,坚定了各国对全球化前景的信心,彰显了“中国担当”和“中国自信”——来自中国的理性声音正在成为时代主旋律。

  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必将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演变互为因果、借力偕行,如同两条奔腾不息的江河,终将汇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潮。

  创新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决议敦促各方进一步促进非洲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便利区域互联互通的举措。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全球化寒流,忧惧惶恐侵蚀人们信心的时候,中国贡献愈发醒目和带有温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24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51个国家——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拥抱世界,以自身发展带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就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了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境界与担当。

  ——中国发展的新理念,正在引领国际社会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的思路,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药方。

  回顾去年亲身参与B20峰会的难忘经历,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对习近平主席在B20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记忆犹新。

  孙丕恕说:“更多的中国印记,更多的中国元素,成为峰会成果的重要特点。中方主导提出的G20智慧创新倡议、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等倡议,得到了国际工商界的广泛支持。”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一系列被实践所证明的科学思想不只成为中国改革创新的引领,也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了“良方”。

  ——中国发展的新实践,为世界经济走出迷雾点亮了一座灯塔,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中国贡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2017全国两会

【两会动新闻】2017年全国两会微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