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省作协主席小说擂台赛”开始后,现在被网络读者议论比较多的,或说比起那些网络走红小说的“差距”是,不少作家上传的作品,所讲述的大都是过去年代发生的战争或故事,跟现在网上流行小说里的故事相差甚远。还有就是,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彦英所写的《从呼吸到呻吟》尽管获得了38836的点击率,总评论也有216条,但其他作协主席的作品的点击率大都很低,和同一网站里最红的网络小说创下的60多万点击率相比,更是相差太远。甚至,有的网络写手们这样说:这些传统作家不该试水网络,他们应该回去继续纯文学创作,毕竟那才是他们的地盘,那才由他们做主……
与网络作家相比,传统作家其实更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参加“30省作协主席小说擂台赛”的作家,有的擅长煤矿题材的写作,有的擅长写底层生活,有的则擅长于儿童小说,有的是被誉为“社会疗救型”作家,擅长诊断国有大型企业萎靡困顿的病症……他们有着丰富深厚的社会生活的积累,和思想情感的深刻体验,有着对社会现实和历史的认识,他们的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素养,体现着生命的关怀,具有着较高的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呈现出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哲学和精神的思考,他们把创作的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历史和现实的生活当中。这是任何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作协主席的作品和网络红小说点击率的巨大悬殊,是有关这次“30省作协主席小说擂台赛”的报道和网络读者评议的焦点,但有的作家却对此表现得非常理性和冷静,“即使点击率低,我也不会失落,因为我认为点击率并不能代表作品的真正文学质量”,“网上的作品很多,有好的也有很多差的,泥沙俱下。作协主席这一批作家参与到网络文学中,他们应该以创作的严肃作品,以具有更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人生意义的作品,以不是纯娱乐的作品,对网络文学的质量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提升和促进作用。另外一方面,这些作家创作的这些严肃的传统文学,通过网络让比纸媒阅读的人数还要多的网上阅读群体阅读,可以改变目前传统文学阅读群体小,阅读渠道少的局面,拓宽传统文学的读者群体。”
应该说,这是这些作家们在“没有那么简单的网络世界”(网络写手语)中,迎接考验和挑战,坚守文学精神和文化品格,不放弃文学创作的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的表现。
网络文学带有明显的商业化色彩,还有网络文学中只有玄幻和武侠这样题材的小说才能走红的题材内容的限定,尤其是网络文学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点击率”,以“点击率”论作品成败,以“点击率”作为作品商业收益的标准……这实际上是一种被限定了的功利目的的反应,与作家追求的独创性和个性化,保持作家精神上的自由这个文学创作的本质是相左的,而文学创作一旦被束缚和限制在这样一个有限的功利目的之中,作家就会失去为完成杰作所需要的自己的活动范围和挥毫余地,这大概是不会从中产生出真正的文学的。文学家只有自由的精神流露才能产生出真正伟大的作品。作家的这种创造性精神的自由表达,无论在传统文学中还是在网络文学中都应该必须得到承认。尤其是在这么多作协主席纷纷“触网”之际,就更应该让我们思考,我们的作家在网络的迷宫当中该怎样才不会迷路,该怎样融合于普遍之中而又不失去独立的自我?
作者: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