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卧龙”在搜狐论坛撰文表示,此案让人愤怒过后更是害怕,中国百姓都有个储蓄的好习惯,认为国有银行就是国家信用,而今几千万存在信用社说没就没了,如果国家信用都不能保证,老百姓还能相信谁?多年来银行的霸王条款有增无减,法律还一边倒的支持银行。“自动取款机取出假钱银行无责”、“网上银行被盗是储户责任”、“自动取款机故障少给钱由用户负责”、“银行多给了钱储户有义务归还”、“银行少给了储户钱离开柜台银行概不负责”等等,都是优先考虑银行权益,而无视储户利益受损后的条款保护,都显属霸王条款。
另外,储户权益受损却“申冤”无果也让网民不得不问责法制漏洞。储户的钱在银行账户上莫名蒸发,银行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不负责任,因为银行是与储户建立了合同关系的,是有法律依据的,可是为什么官司会打了一年都没有结果呢?银行方面是谁经手谁负责,信用社主任胡永成是该案的直接责任人,他触犯了刑法,所以他必须先刑法处理了才能民法处理,也就是法院说的“先刑后民”,这也成为当地法院中止诉讼的理由。“先刑后民”在这个案件中并不适用,钱是存在信用社的而不是存在信用社某个人身上的,对于信用社个人出现的问题,不影响事主对信用社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还坚持这样做,其中的原因不说也明。”
“霸王条款”何以“称霸”:行业垄断是根源
晏扬在《燕赵都市报》上撰文《工商银行公告“霸王条款”收费想涨就涨?》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国有垄断企业一样,一方面利用“国有”之名获得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利用垄断地位“与民争利”。既“国有”又“商业”,既垄断又市场,既享受政府偏爱政策呵护,又可以按照市场规则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身份及双重利益,扭曲的身份和利益让国有商业银行的业绩一路飙升,而广大民众的利益却双重受损———既要为“国有”买单,比如用纳税人的钱去剥离银行的呆坏账,又要为“商业”买单,比如忍受银行名目繁多的高收费。
今年6月,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网站曾发布公告,将调整23项个人金融业务收费标准,其中20项收费标准上调,平均涨幅超过100%。虽然不久后工行网站删除了调价公告,但“工行单方公告多项手续费翻番”让老百姓不得不责问“霸王条款”的垄断横行。
文章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收费项目数不胜数,而且收费标准一涨再涨,对此,老百姓虽早已怨声载道,却拿这些银行巨头毫无办法。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是“亚洲最赚钱银行”,其董事长姜建清去年豪迈地宣称,中国工商银行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银行———难道欲成为世界最赚钱银行,就要靠不断提高收费标准,尽可能搜刮客户利益,靠一个又一个的霸王条款吗?
中国工商银行能否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银行,普通民众并不关心,更不会以此为荣,人们关心的只是能否享受到价廉质优的服务。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收费未必不能上涨,但其收费标准不能想涨就涨,需要过硬的理由,经监管部门审批,并与客户平等协商。而工行没有作任何解释,就通过单方面公告的方式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垄断者的傲慢彰显无遗。
“我们被垄断包围着,无路可走。在此情况下,吁请相关监管部门出面,对国有银行的收费予以监管,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该规范的规范———千万不要说涨价是银行的自主权,因为他们是国有银行。”作者的话道出了所有普通储户的心声。(记者肖婧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