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勾连起群体的“趣味认同”

假兵马俑。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这样的流行语,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蔡斐从其传播之初就看到了,“我朋友圈也有不少学生,他们有人发过这样的句子”。
蔡斐分析说,这是一种新的吐槽文化,属于“反话正说”,把不易于表达的内容“义正言辞”地表达出来,比如考试自己准备得不好,就说自己可能遇到了假试卷。
再者,“我可能……假的……”可以结合各种情境、职业、角色来具体表达,勾连起整个行业、群体的“趣味认同”,产生圈层传播的效应,它从大学生群体中火起来并扩散到各种职业就说明了这一点。
蔡斐说,每年春节前后往往都会产生一些网络热词或者流行语,和春节期间人际交往频繁有关,是一种周期性的体现。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