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2016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97个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均已完成,各方面共出台419个改革方案,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长期以来我们孜孜以求的结构性调整正在发生:第三产业撑起GDP半壁江山,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因素;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实现了新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手机订餐、网上约车、共享单车……“互联网+”让很多过去不敢想、想不到的事情变得触手可及,打开了梦想空间,激荡着前所未有的增长活力。
中国宏观经济的积极变化也给世界带来新机遇——据统计,在去年全球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吸引外资近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4.1%。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2016年,在世界经济疲弱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6.7%,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创伤,中国主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破解转型难题,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彰显中国担当。
2016年11月4日,一个让多年参与气候谈判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难以忘却的日子。
这一天,牵动世界神经的《巴黎协定》终于生效,成为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回顾协定达成、签署、生效、落实,每一步都伴随着焦灼与艰难。解振华说:“在推动《巴黎协定》生效的过程中,中国不只在说,更在做。”
2016年,中国预计钢铁、煤炭去产能分别超过6500万吨、2.9亿吨,这是对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的重要贡献。从森林蓄积量看,2015年中国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2020年目标。通过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十二五”以来中国政府累计投入了5.8亿元人民币,为小岛国、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物和设备的援助……
“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今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向全世界郑重承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主席对“生命共同体”的倡导,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不断丰富的中国智慧,正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同行。
寄予人类命运深情关怀的中国理念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以义为利、舍我其谁”的中国担当,正在为世界造就新机遇。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新阶段形成的新发展理念,已成为世界开拓改革路径、破解发展难题、寻求和平稳定的精神财富,并正在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梁八柱”。
——发展需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中国成功的经验,也必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启示。
放眼全球,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亟待改变。
改革开放30余年,将近7亿中国人摆脱贫困,减贫成就举世瞩目。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年估算,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达到了76%。今天,中国正在新一轮减贫攻坚战的进展中收获温暖与信心——中国向全世界作出了承诺,确保到2020年完成贫困人口一个不落下的目标任务。
开放、共享的理念体现在务实行动之中。
这些数字在世界名列前茅:1950年至2016年,中国在自身长期处于发展中水平的情况下,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举办11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
在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看来,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式和思路。
——改革需要建立更加公平的全球治理规则,以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长效制度保障。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演讲过程中响起了30多次热烈掌声,引发各国共鸣。
致力于建立更加公平的全球治理规则,G20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填补了国际投资领域的空白,对促进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
“多边投资规则的制定不会一蹴而就,但开启这个进程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为投资领域建立一个WTO式的多边机制奠定基础。美国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但最终没有成功。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规则制定的重大收获。”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巍说。
——政通人和是改革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平稳定、公正平等的国际环境方能让人类命运的航船长风破浪。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