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往连通中外民心
“去年我作为交换生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汉语,深切感受到中澳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梅歇尔·琳恩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今年两会上涉及中国跨境旅游、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的政策也备受海外民众关注。
孟和图拉说,中国和其他国家互派留学生的政策是他最想了解的两会内容。如今越来越多的蒙古国学生去中国留学,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需要更多懂汉语的人才,同时两国民众也需要增加对彼此的了解,日益增多的赴华留学生可以感受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这有利于将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纳赛尔·古拜希在阿联酋迪拜从事旅游业,他最关注中国两会关于促进出境旅游的政策。他说,2016年阿联酋开始对中国公民放开免费落地签政策,极大方便了中国游客赴阿旅游,有力提升了迪拜酒店、零售等旅游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将来阿联酋一定会更加重视针对中国游客的各项服务,包括扩大银联支付范围、中国农历春节期间推出更多针对中国游客的活动和优惠等。”
泰国汉语教学节目主持人妮达婉说,中泰两国文化、教育交流不断。除赴泰中国游客人数不断增长外,来泰留学的中国学生也越来越多。“据我了解,这些中国学生都很喜欢泰国,两国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互相学习和增进交流,也能促进两国民间友好交往。”她表示,希望两会出台的政策能进一步助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执笔记者:常天童;参与记者:王慧娟、张博、周良、郑闯、李震、杨舟、安晓萌、赵焱、陈威华、金正、倪瑞捷)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