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创新发展永不停滞
5日晚,东海之滨,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依旧灯火通明。尽管是星期天,总装车间内,工作人员仍在紧张调试着设备,这是C919型号研制的正常工作状态。
我国从2000年开始陆续启动了ARJ21项目和C919大型客机项目,去年首架ARJ21飞机正式投入航线运行,如今C919首飞在即。
“我们真正需要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航空强国的梦想。”从电视上听到了总书记的讲话,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蔺西宏说,总书记强调创新的重要,很有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表示,推动国家经济的转型和发展需要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工作者要主动担当,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不仅要搞好基础研究,而且要为科技驱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之要,人才为先。
“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切中要害。
作为在会上发言的代表,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对此深有感触。
“高校的使命是培养人,科技创新靠人才,我们必须要对接国家高、精、尖人才计划,不断创新原有的学科架构,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他说。
科学作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如何加强城市社会治理?如何解决超大城市的“城市病”?这是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超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篇需要精心谋划的大文章。”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说,总书记的讲话点出了我们城市治理的关键。
前不久,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就城市规划建设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又进一步为解决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开出药方。
“总书记的讲话对于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连玉明说。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表示,要精心制定、完善建设标准,加快补好短板,加强综合整治,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听了总书记的话,我深受启发。不仅要敢于作为,还要科学作为。要按照新发展理念去开展工作,积极创新、乐于奉献、愿意吃亏,实实在在为人民干实事。”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党委书记孙跃明的话中充满了信心。(参与采写记者:仇逸、何欣荣、贾远琨、叶前、孙飞、白国龙、李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