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遗珍”文物展的展出现场
原标题:民间文物展部分藏品真伪引争议
主办方称百万悬赏能制出仿品者相关博物馆认为部分藏品并非真文物
近日,一个名为《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的展览在北京西单民族文化宫开展。然而开展没有几天,就有网友就展览中的展品提出质疑,认为展览中多件收藏品“并非文物,缺少历史逻辑,更像是现代仿品。”
对此,主办方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周岳辉表示,该展览的文物并非仿品,而是因为当前文物界的一些人不能理解这些文物的来源。主办方6日在官网发通告称,对能做出参展藏品复制品的人,奖赏100万元。对于展览中部分出自三星堆的藏品,三星堆博物馆回应称该藏品是“假的”,并认为此类民间收藏“值得怀疑”。
现场
三星堆“玉兵阵”长达3米
3月2日,网友@斯库里在微博发布了一段自己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展览的经历。他在微博上表示,这个名为《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的展览上,多个藏品“槽点满满”。
他以展出的一对“龙凤青铜剑”为例,官方给出的介绍中,这对青铜剑铸造于春秋战国时期,长约3米。网友吐槽称这么大的青铜剑根本就没有人能举起来使用。其他不少网友也在评论中质疑展品中的文物太夸张。
3月6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民族文化宫三楼的展览现场,发现展览已经更名为《民藏遗珍——民间收藏品主题展》。一位在展览现场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展览名进行了变更外,还对部分展品进行了更换,同时撤下了展品的介绍牌。工作人员称,撤下介绍牌的主要原因是“有人认为我们不能自己定藏品的年代。”但在工作人员给北青报记者提供的展览画册中,仍然能够看到藏品相关介绍。根据官方画册的资料,展厅内的藏品制作的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乾隆年间。
在展厅入口处,有一件体量巨大的藏品,据展品旁的介绍,该藏品为“三星堆立体玉兵阵”。介绍中称,该藏品长313厘米,宽188厘米,系“龙溪碧玉,材质坚硬,体量巨大,场面恢弘。全器由大小100余件构件组合而成。展示了战争中守城一方和攻城一方”。根据介绍,器物里包括双方将士、城墙、树木和兵器,甚至包括军书卷轴。此外,器物底部还刻有古蜀文字。
除了前述这件据称来自三星堆文化的“玉兵阵”外,展览内还有多件被工作人员介绍系出自三星堆文化的玉器。在展览现场,一位自称是这些“三星堆玉器”管理者的主办方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批“来自三星堆”文化的玉器是他们在四川地区收集的,除了展出的约10件玉器外,他们还有更多的玉器没有展出。“我们收集的三星堆器物大约有上万件,可以说是三星堆玉器收藏最多的藏家。”
在展厅的一面宣传栏上,展出着一个“三星堆玉佛”,制作时间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主办方负责人表示类似的“玉佛”他们在四川收藏了将近20件。对于如何判断该玉器为“佛像”,负责人称是因为在这将近20件文物上面发现了佛像的特征。“比如在有的佛像上,发现佛特有的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