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从被迫融入世界到主动融入世界;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走到世界前列,充分证明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说。
一种蓬勃力量——在开放中锻造自己,在合作中互惠互利
1月13日晚,遥远的厄瓜多尔。瓜亚斯省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厄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后,第一时间派遣医护人员前往施救。这个曾在厄地震救援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指挥中心,总部大楼和整个指挥系统均由中国企业建设。厄总统科雷亚说,指挥中心令厄瓜多尔成为“最安全的拉美国家之一”。
“拉美和非洲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迫切需要通过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而我们在电子政务、公共安全等方面积累了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全国政协委员刘烈宏说,指挥系统项目在厄取得成功后,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也与公司签署了类似项目的合同。
中国电子在拉美的成功只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一个缩影。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风浪,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学会了游泳”。
积极参与全球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中国企业茁壮成长,迸发前所未有的活力——
在2016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上榜企业数量继续增长,包含台湾、香港企业在内达到了110家。其中,华为、联想在海外的营收占比超过70%,美的等企业接近50%。
“我们的企业不怕竞争。”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董事会主席朱鼎健说,中国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越来越深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在开放中成长起来的。
“中国已然在进行的一个调整,是向价值链上游移动。”香港亚洲时报在线刊文指出。
解放思想,自我加压,中国式开放为改革带来更多新鲜空气和助推力——
1个,4个,11个……三年多时间,自贸试验区溢出上海,迅速向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次第落子,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对外开放“制度高地”。
2016年,沪粤津闽4个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将近14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近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0%以上。自贸试验区用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外资,取得的114项试点经验已复制推广到全国。
“自贸试验区取得阶段性成果说明,开放层次越高,改革能力就越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说。
“开放与改革,正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二者协调统一,互促互进。”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都本伟说,中国越来越开放的鲜明态度与政策布局,将为改革带来更多新鲜的空气和助推力,以开放力量促进内生动力成长,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利器”。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的开放发展产生巨大正面外溢效应,为世界经济带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