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从“看得到”变“看得懂” 预算首次增加中央部门重点项目
2017-03-13 16:10:0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钟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国家账本”更加通俗易懂

  一直以来都有人大代表反映财政预算报告比较专业,看不大懂。但今年,这个难题正在得到缓解。

  记者了解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预决算审查室配合财政部,力争把专业性的东西通过通俗的语言解释给大家。编制政府预算解读也是这个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南市委书记沈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算报告内容翔实,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数据清晰,图文并茂,让大家都看得懂国家的钱从哪来、到哪去,很接地气。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伟京表示,预算草案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的预算安排更加公开透明。财政部还编写了直观、通俗、易懂、方便的预算报告解读文本。是一个实事求是、重点突出的好报告。

  “今年的预算报告在形式上简明精练、富有新意,既方便人大代表审查、社会公众了解,又体现了预算的专业性;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和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马海涛说。

  地方债务基本关进制度笼子

  刘修文表示,今年提交大会审查的预算与2014年之前相比,增加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分地区分项目地转移支付预算以及大家非常关心的地方政府债务的限额和余额表。

  值得关注的是,预算草案中首次出现了《2016年和2017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和《2016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分地区限额表》两份清单,通过晒细账加强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预算审查室主任何成军认为,此举是贯彻实施预算法、回应代表委员和社会关切、进一步细化预算编报、推进预算公开透明的体现,是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市场约束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刘修文补充道,在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方面,现在从债务限额的审批、发行、偿还、债券置换、预算管理到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都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制度和办法,可以说地方政府债务基本上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此外,今年的预算草案首次增加了中央部门重点项目。不少代表发现,今年的部门预算草案专门增加了一块内容,集中反映中央部门2017年部分重点项目情况。记者了解到,这是中央部门预算草案首次反映到项目。

  选取的项目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环境保护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管理项目、交通运输部中央水域救助专项业务费项目、水利部水文测报项目、卫生计生委公共卫生专项任务经费项目、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国家统计局普查及大型调查项目、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与管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这些内容既详细载明了项目概述、立项依据、实施主体、实施方案、实施周期、三年支出计划和年度预算安排,还包括了项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等。

  地方债务

  在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方面,现在从债务限额的审批、发行、偿还、债券置换、预算管理到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都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制度和办法,可以说地方政府债务基本上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修文

  预算报告

  预算报告内容翔实,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数据清晰,图文并茂,让大家都看得懂国家的钱从哪来、到哪去,很接地气。——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南市委书记沈强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2017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