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重精细:精准“绣花”久久为功
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的一句“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触动了亿万国人的心。
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关键。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提出脱贫攻坚要拿出一番“绣花”的功夫。“绣花”就是精准,就是久久为功。
“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因城因地精准落实,“穿针引线”联通政府与基层,“细针密缝”拓展深度与广度。
在四川代表团,习近平表示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细做精农业。在新疆代表团,习近平提出把南疆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实施好农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回顾这些年的全国两会,脱贫攻坚一直是习近平格外关注的大事。
“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细微之处见精神,久久为功成大业。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