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7日报道 外媒称,2013年笼罩中国东部近一个月的空气污染与前一个秋季北极海冰流失有关。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15日报道,一项研究结果称,那场雾霾持续时间过长,是因为海冰融化和降雪增加改变了风环流模式。
科学家说,如果气候变化导致北极海冰继续减少,那么类似事件很可能重现。
他们认为,这会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构成威胁。
报道称,近几年中国被空气质量问题所困扰,但2013年1月的那场污染值得注意,因为持续时间非常长。
那场雾霾规模很大,持续了近一个月,中国74座大城市里有大约70%的细颗粒物指数超标,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报道称,那次事件让科学家疑惑不解,因为中国政府采取了措施遏制燃煤电厂的排放。燃煤电厂是空气污染的最重要污染源。
如今研究人员称,2012年北极海冰流失规模创下纪录,加之西伯利亚大量降雪,这些因素干扰了风型,在华东平原上空造成停滞的空气状态。
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育航教授说:“在冬季,像北京这样的地区会猛吹西北风。”
他说:“一个洋中脊系控制这股向南移动的冷空气的强度和位置,所以当加入海冰和降雪的强制因素后,这个洋中脊系就会变弱和向东移动——在2013年1月,冷空气没有吹向中国东部,而是去了韩国和日本。”
研究小组研究了过去35年的通风条件,得以发现在2013年目睹的糟糕扩散条件是前所未有的。
他们随后研究了有可能促成糟糕通风条件的气候相关因素,他们的发现显示北极海冰的流失和在欧亚大陆森林的降雪严重影响了那场雾霾。
研究人员无法区分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规模。他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因素共同加重了那场雾霾。
王育航说:“在夏季能看到证据,就是颗粒物减少,但在冬季看不到明显的趋势,我们认为,极地地区冰雪的变化阻碍了这种作用力。”
研究人员说,全球气候变化十有八九会确定北极海冰将继续减少和维持发生雾霾的条件。
他们说,这有可能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构成威胁,因为那届冬奥会的比赛区域很广。他们认为,这对这些未来赛事的威胁要大于空气污染对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威胁。
王育航说:“如果中国政府没有在过去四年大力减排,我们原本会目睹同样或者更糟糕的‘空气末日’事件。”
他说:“由于这些减排措施,我们没有目睹那么多空气污染事件,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想要在奥运会期间有洁净的空气,那他们就必须比之前所预计的更大幅度地减排。”
研究报告的作者说,虽然中国可以采取更多措施遏制细颗粒物,但遏制助长北极海冰减少的温室气体将需要全球努力。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编译/王海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