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鞋留下的光辉足迹
至今,在汤洪林家门口的鞋柜内,还放着他穿过的鞋子,仿佛仍在等着主人回家一样。
从警17年,汤洪林先后担任分队长、管教干事、狱政科副科长、特警队队长、监区长等职务。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汤洪林所在单位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个人则被巴中市授予“青年文明号”,并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
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汤洪林靠的是比别人更多的拼搏和付出。
汤洪林生前曾说:“为了监狱安全,跑断腿也值!”的确,他总是闲不下来,并且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工作最重、难度最大的地方。
为此,汤洪林的皮鞋总是不够穿,平均6个月就会因为鞋底断裂而换一双新鞋,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太能走、太能跑了。
2015年,汤洪林作为巴中监狱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被安排到六监区担任监区长,六监区是集中关押全监狱老弱病残犯的监区,承担着整个监狱的绿化、水电维修、配餐等后勤保障任务,说起来任务不重,但工作非常繁杂,点多面广,警力非常紧张。
汤洪林仗着自己年轻,每天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有人计算过,汤洪林每天往返于办公室、监舍、配餐中心、绿化带、教育中心、维修场所等10多个场所,一日行程都在26公里以上,每周工作时间都在70小时以上,每年出勤天数都在320天以上。
可直到那一天,汤洪林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他那双又要断底的鞋,则永远地留在了家门口,谁也不忍心把它扔掉。
一部永远开着的对讲机
坐在客厅沙发上,汤洪林的母亲依旧两眼红肿,杜明英则在一旁抱着她和汤洪林年仅一岁的小儿子,努力压制着心底的悲伤。
杜明英说,汤洪林最忙的时候,甚至两三个月都守在监狱不回家,但她从心底理解丈夫,甚至特别欣赏他那种“拼命三郎”般忘我工作的精神。
由于汤洪林在家时间不多,又总是穿着警服上班回家,小儿子甚至一度只认得那身警服,后来一见到穿警服的人就喊“爸爸”。
但杜明英也知道,丈夫很爱她和孩子,好几次她和孩子都睡着了,还听到晚归的丈夫在客厅里悄悄打扫卫生的声音。
在汤洪林大儿子的房间内,至今还贴着他给儿子设计的“追梦墙纸”,一个个帅气的卡通人物,一句句振奋人心的励志话语,处处都散发着父爱情深。
在夫妻俩的卧室内,一部躺在壁柜一角的对讲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同在巴中监狱工作的刘红是汤洪林的“发小”,她告诉记者,那部对讲机几乎24小时带在汤洪林身边。
由于时刻牵挂监狱工作,即使回到家,汤洪林也从不关掉对讲机。
刘红说,因为家离监狱距离近,对讲机信号非常清晰,一旦监区内有突发情况,里面的同事随时可以通过对讲机联系到汤洪林。
汤洪林牺牲的消息就像一颗炸弹,很快在他的同事亲友之间炸开了锅。
大家如何都不相信,平日里那个身体健壮能文能武的“拼命三郎”,怎么突然间说走就走了?
由于汤洪林生前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不仅身边的同事,就连他的初高中同学们也都纷纷赶来巴中悼念他。
杜明英告诉记者,汤洪林的同学如今多已四处安家,可听闻哀讯后,即使路途遥远,他们也没有半点犹豫,纷纷从双流、汶川等外地赶了过来,其中还包括当年教过他的一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