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27日电(实习记者史云鹏 记者 邹畅)近日,有网友向中国青年网反映,自己在任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村支书期间,自掏腰包帮村里建设民生工程,而有关部门却迟迟没把这笔钱给他“补上”。

刘水明于1999年残疾,右手仅存一根手指,图为残疾人证。本人供图
刘水明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自己曾是一名企业家,于2002年起任大峪村村委会主任,在任期间曾为村里改善和建设了“村通公路”、“水塔”、“路桥”等多项民生工程,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任期内,先后自掏腰包30多万。

刘水明在任期间为村里修的路桥。本人供图
卸任后,刘水明前往内蒙古做生意,后来公司破产负债,他便打算将当年为村里建设工程的款项“讨回来”。刘水明的儿子刘子文称,去年腊月他们向镇政府要钱时,却遭楼子营镇党委书记反问:“谁怨你给村里垫钱的”。

刘水明在任期间为解决村里灌溉难问题,建设的灌溉机房之一,目前仍在使用。本人供图
时任大峪村会计刘云生表示,当年刘水明确实有出资,但具体数额并不清楚。“当年他出资为村里建设工程是出于为村民做好事,但是村里很穷,拿不出这笔钱。”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