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世界看中国
搜 索
英媒:自愿捐赠率低 中国“器官捐献协调员”遭遇劝捐难
2017-03-29 08:48:29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面临器官短缺问题。政府组建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28日报道,在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的无锡市,如果有人因事故或疾病出现脑死亡,钱公淘将是最早得知的人之一。在医生的通知下,他匆匆走向守在死者床边的亲属。

  报道称,身穿白袍的钱公淘不是医生,政府发给他的工作证上写着“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一新职业是为了解决中国长期缺乏器官捐赠的问题而设立的,有数千名从业者。

  英媒指出,去年中国的器官捐赠者刚超过4000人,而等待移植者为30万。中国的器官捐赠率为每百万人2.98人,而欧洲这一数字达到两位数。中国一家器官移植慈善团体的负责人刘秀琴表示,国内捐赠率“少得可怜”。

  报道称,钱公淘说他的主要劝说方式是,“告诉家属这是个做好事的机会”。言谈温和的钱公淘今年35岁,每月要处理四个案例,但由于中国缺乏器官捐献传统,他的多数努力都是徒劳。器官捐献条例规定,任何捐献都必须有包括家长和配偶在内的所有直系亲属的签字。钱公淘说:“10个案例里面能有一个成功的,这比例就不错了。”

  英媒指出,近年来中国聘用了约2000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其中四分之一是在2016年接受培训的。在北京经营一家国家资助培训机构的侯凤宗(音)说:“我们是从一个非常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委婉地向家属解释,他们可以赋予别人以生命。这需要大量技巧。”

  报道称,钱公淘坚称捐献“必须是自愿的”,但他可以安排一些鼓励措施。捐赠者的名字可以刻在一块饰板上,陈列在一个专属墓地里,他们的骨灰可以存放在该墓地,每年还会举行纪念仪式。

  英媒指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伯恩哈德·施贺德3月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器官捐献制度现在“完全符合世卫组织指导原则”。

  报道称,钱公淘在医院还兼任工作,他在办公室里表示,自愿捐赠率有所改善。他说:“人们的态度改变了,从断然拒绝到更高的接受度。光靠我说的话就能打动人,这种情况是很少的。”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