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平区某宠物墓园的豪华墓地。(摄影/记者蒋若静)

大兴区某宠物墓园的火化机旁,工作人员正在装宠物骨灰。摄影/记者武文娟

大兴区某宠物墓园的宠物墓地。摄影/记者蒋若静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在册宠物(多指猫、狗)数量已超过1亿只,这表示每13个中国人就有1个人拥有宠物。而宠物的“身后事”的处置成为主人们最看重的一种悼念方式——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宠物主人会选择以掩埋的方式处理离世的宠物。“宠物墓园”这一“灰色”产业链也由此而生。这些处于管理边缘地带的所谓“墓园”的掩埋方式能否达到无公害处理要求?是否对环境卫生等各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清明前夕对此进行了全面走访调查。
现场
宠物墓旁立起数千元汉白玉围栏墓碑周遭循环播放“超度”经文
“卡卡,我很想你……爸爸妈妈也很想你……你知道回家的路吗……愿你下辈子幸福!”在紧挨着京开高速庞各庄出口的一个宠物墓园,开车通过一眼就能够看见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墓穴绵延近两百米。北青报记者走进墓园,但见每一块小墓一平米见方,均以黑色大理石或是白色花岗岩作为墓碑,上面刻着小动物的照片和名字,以及家属的留言。部分在墓碑上加盖了玻璃罩,里面放置了小动物生前用过的小窝、食盆,以及猫粮、狗粮等祭品。
在昌平区的一处宠物墓园内,北青报记者一进墓地,就隐约听见有循环播放的超度经文。北青报记者发现,有的宠物占两块墓,最大的占六块,至少有12平方米,其中有不少装修豪华的。这些墓穴有的在墓碑四周修起了木质围栏;有的搭起了小棚架子,上面挂满了塑料花;有的甚至修了一座大约两米高的小木屋,门窗、屋顶一应俱全。据介绍,光是修建这样的一座小木屋,就需要1万元左右。
在一个大约2平米左右的墓地上,有两名工人正在安装汉白玉围栏。据工人介绍,这种装饰是宠物主人专门定制的,光做好这一套汉白玉围栏,大概需要五六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