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保部:有企业在督查组走后5分钟关停治污设施
从4月4日零时起,北京市将空气重污染级别升级为橙色预警。至此,京津冀以及山西、河南等5省(市)的15个城市发布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黄色预警。清明小长假期间,由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带队的7个督查组,持续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邢台和安阳市等7地,就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等展开督查。
面对环保部的督查,违法企业可谓丑态百出:有企业检查人员一走即恢复生产;有企业二氧化硫在线监测数据竟为负数;有企业弄虚作假……环保部通报称,因为在线监控数据弄虚作假,相关企业责任人已被行政拘留。
今天,天津北辰区正在违规生产的“小散乱污”企业,正好撞上赵英民的“枪口”。环保部披露,赵英民带队督查发现,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下,仍有企业我行我素。
京津等地停暖后首遭多日重污染
据环保部通报,4月3日至7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北京、天津、山西部分城市、豫北地区和太行山沿线城市相继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而且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广。
截至目前,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郑州、鹤壁、安阳、新乡、焦作、濮阳、运城、晋城市等13城市已经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邯郸、邢台市启动黄色预警。这也是京津冀等区域今春停止供暖后,首次大范围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
就此次空气重污染,小长假期间,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每天下午主持召开空气质量决策会商会,部署应对措施。
经济活动增加是此次污染主因
采暖季已经结束,为什么还有重污染过程?对于公众的不解,环保部在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应。
环保部通报指出,经济活动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是此次持续重污染的首要原因。
据环保部介绍,2017年开年以来,我国生产和需求回暖,天津、河北、山西以及山东的火力发电量相比2016年同期分别升高了16.8%、4.3%、9.4%和9.3%;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的粗钢产量同比分别升高了22.5%、2.9%、9%、13.5%和6.5%;河南和山西的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升高了107.7%和14.2%;山西和山东的焦炭产量同比分别升高了10.7%和6.2%;河南和山东的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升高了3.54%和5.31%。
同时,3月中旬以后,冬季错峰生产期间的停产企业,特别是水泥企业大面积恢复生产。其中,京津冀区域55家水泥已经恢复生产。另外,每年3月底4月初,各地的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建筑施工、渣土运输车等扬尘排放增加。
就此次污染成因,环保部表示,机动车保有量和使用量增加也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加,再加上气象条件持续不利,抬高了PM2.5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