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现场
半小时内5000米“铁马”就位
4月1日23时56分,当天最后一架航班从首都机场中跑道顺利起飞。此时,600多名施工保障人员、近百台设备车辆在施工集结点整装待发。4月2日零点整,中跑道助航灯光、导航设备、气象设备逐一关闭。
此时,崔艾军的对讲机里传出同事的声音:“现在具备进场条件,可否进场,请指示。”
崔艾军向工程总指挥报告:“报告总指挥,中跑道(36R/18L)已经关闭,请指示。”随后,总指挥宣布:中跑道大修正式开始。
拉有围挡跑道的“铁马”、关闭跑道用的“叉子灯”等施工车辆最先进入中跑道区域。铁马类似于铁栅栏,将把中跑道和机坪其他区域严格分离开来;而叉子灯则是一种立式自发光关闭标志,外形像英文字母“X”。
崔艾军说,启动大修后,按照工程计划,200名施工人员要在半小时之内摆放800个锥形桶,安装5000米“铁马”,关闭23个滑行道口。
安装“叉子灯”和“铁马”是施工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跑道停航期间,“叉子灯”被放置在跑道两端,主要作用是告诉飞行机组人员和地面保障人员此条跑道已经关闭。
记者了解到,点亮“叉子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这个“大物件”不好伺候,每个“叉子灯”有两条灯光带,每条灯光带长3米。施工人员需要先将“叉子灯”用拖车拖到指定地点,然后再上轮档升起支撑腿、增加配重后安装接地装置,并将接地装置夹在附件灯箱上,以确保其底盘足够稳。然后,施工人员在“叉子灯”四周摆放锥筒,并在每个锥筒上装配一个梅花灯。为防止雨雪天气对“叉子灯”发电机的影响,还需要在油机上方摆放挡雨护板。据介绍,“叉子灯”在跑道停航期间将24小时开启。
大修工序
六大工序打造跑道新道面
零时30分,施工准备就绪。铣刨机、清扫车、挖掘机等设备车辆从跑道北端出发,进入中跑道开始作业,铣刨机首先拆除跑道上的中线灯,也就是指引飞机滑行的信号灯。只见铣刨机的刀头先重重砸进地面,将信号灯周边地面破除,再将信号灯挖起。从外观上看,信号灯就好像一个大铁疙瘩,但是在其工作时,明亮的灯源将为机组做出指引,灯源周围的“铁衣”则可以将其安全地固定其中,不受损坏。所有信号灯拆除后,铣刨机将开始对道面施工,也就是粉碎道面,然后由渣土车运出渣土,之后才能进行新道面施工。
陈龙介绍说,本次中跑道大修主要包括铣刨、切槽配管、底面层摊铺、中面层摊铺、上面层摊铺、灯具安装六个施工过程,整个大修施工期间,首都机场将由三跑道运行变为双跑道运行,直接导致高峰小时跑道容量下降,并可能出现夜航时间延长、航班正常率降低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