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天上掉的馅饼十有八九是陷阱,只怪自己贪心,才会深陷其中。”今天,成都网约车司机杜先生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感慨。
无需出车,仅靠“自己给自己下单”即可获得高额收益?事实证明只不过是黄粱一梦。近日,“之道出行”开启账户冻结,包括杜先生在内的数百名“之道出行”的成都签约司机在交涉未果后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在该公司默许下的“刷单”游戏中被套总计超千万元。事实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平台促销吸引司机刷单赚收益
“预感到这种模式存在问题,我就提早撤了出来,差不多投了几万元进去。”杜先生告诉记者,去年9月,“之道出行”在成都上线公测,经朋友介绍了解到这是一款集专车出行、酒店预订、生活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平台,且“正是赚钱的好时候”。他随即成为该平台一名签约司机,而进入平台后知晓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通过“刷单”赚收益。
杜先生称,平台运行之初便推出乘客端充100元返100积分、充500元返500积分的大促活动。于是,很多签约司机发现如果自行注册乘客端并刷单,扣除平台费后仍有高额收益。“不用出车,拿两部手机就能坐着赚钱,有的不到一个月就能到手数万元,很多司机都红了眼”。据了解,部分司机在分代理商详细介绍如何用多个乘客账号给自己的多个司机账号进行下单操作后,甚至可以高价购买司机端,以获得更多收益。
“好政策”接二连三。今年1月21日,“之道出行”举行了为期10天的大型充值返积分活动,如充5000元送5000元再送500积分,金额最高可充20000元。此时杜先生已意识到可能存在问题,便没有再行投入,但身边有很多司机不惜投入重金参加活动,有些金额高达数十万元。然而,到2月10日,司机们发现已无法通过“之道出行”提现。
对此,“之道出行”先后发布公告,从最初解释为“系统维护”到最后表示“经平台风控部门核实涉嫌刷单”“公司将对异常订单退一罚一”,这意味着平台不仅要扣除涉嫌异常订单的司机端账户余额,还要进行余额一倍的罚款,于是很多司机账号金额陆续变为负数,司机们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