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时评
搜 索
新的开天辟地:“一带一路”建设
2017-04-26 15:23:39 来源:宣讲家网评论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二、中国GNP需要补短板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为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举例说明: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公民所创造的财富计入美国的GNP,但不计入美国的GDP,而是计入中国的GDP。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所谓发达国家,一般都是GNP大于GDP,宣扬我发财你发展;所谓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GNP小于GDP,口号多是你发财我发展。

  虽然从GDP来看,2010年中国就毫无悬念地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从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2012年世界各国以实际价格计算(GDP平减指数)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排行来看,形势依然不容过分乐观。1.美国($ 18685.21 Billion);2.日本($ 5984.30 Billion);3 . 联合王国($ 5079.56 Billion);4.中国($ 4942.67 Billion);5.德国($ 4868.25 Billion)。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未来中国国土上生产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会有所放慢,但另外一个方面,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速毫无疑问将会有所加快。因此,中国对于GDP增速放缓不必太过紧张,因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总量超过招商引资的总量,中国已经开始进入GNP增速快于GDP增速的时期。“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发展,将使得中国努力补上GNP的历史短板。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本国资本的积累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依靠外来资本支撑工业化进程的格局是不能持久的。中国必须通过“走出去”拓展全球资源布局,重构中国全球价值链。伴随中国对外经济战略转型,实现从追求GDP到追求GNP的跨越是必由之路。从一方面看,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对外经济的不平衡集中表现在国际收支账户持续“双顺差”,不仅这种模式不可能长期持续,而且其中也蕴藏着极大的国际市场风险。从另一方面看,随着中国资产规模、国内储蓄、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中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海外投资的基础条件,不可能不有所作为。

  时至今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中国先后和沿线国家签订了近50份政府间合作协议以及70多份与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在内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经过共商,推动共建了一批标志性的合作工程。近3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500亿美元,这些项目目前进展良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一带一路·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