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车株机公司接到了马来西亚购买22列动车组的订单,在中国签合同,但是制造却是在马来西亚,中车集团在当地建立了东盟最先进的轨道装备制造中心。

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技术助理阿明:我们自己制造自己的火车,而不是从国外购买,(从国外买)不知道功能究竟怎样,现在是我们自己制造,自己完成。
像阿明一样在制造中心工作的马来西亚员工超过100人,涉及工艺、质量、采购等多个部门。
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正光:在海外是培育人的一个基地,最后我们是要为本地服务,要本地员工更多参与这个企业的管理。
中国已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为企业投资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求合作,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沿线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坚持在做投资的时候帮助当地提高它的生产能力,所以我们叫授人以渔,这个很重要,我觉得“一带一路”在推进全球化继续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
在投资和产能合作的带动下,沿线国家和中国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数字显示,从沿线国家进口的商品数额在我国进口总额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20%提升到30%。就在不久前,国内第三批自贸区挂牌,在这里,降低报关成本,加大外资利用等多项优惠政策为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多便利,这也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新平台。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正逐步形成。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