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财经要闻  >  生活消费
搜 索
提速降费3大"坑":走样营销 虚报网速 捆绑消费
2017-04-27 09:36:5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蒋齐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虚夸的网速

  三大运营商网上营业厅信息显示,现阶段提供的宽带大致从30兆到200兆不等。事实上,用户上网时的下载和上传速度却远达不到运营商宣称的网速。

  “我的百兆光纤第三方软件测只有22兆,该向谁去喊冤?”“20兆的光纤只有几百K的下载速度,看流畅级别的视频都卡”“50兆的网有时候连个网页都打不开”……网民们纷纷抱怨。

  2016年5月,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宽带用户使用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受访网民觉得其购买的宽带网速与运营商宣传的网速不符,感受到提速降费带来便利的网民仅占受访总数的二成多。

  与此同时,“假宽带”问题也引起了各界关注。运营商分为“一级运营商”和“二、三级运营商”。前者是指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基础运营商;后者则是“长城宽带”“宽带通”等只能租用基础运营商的网络再向个别小区进行二次销售的运营商。在网上遭受吐槽最多的,主要是“二、三级运营商”。有些运营商网速与宣传严重不符,让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可能是接了假宽带”。

  变味的套餐

  早在2013年,人民日报就报道过内蒙古联通公司办理宽带时必须强制绑定固定电话和手机卡的行为。时隔4年,这种套餐捆绑服务仍未完全取消。

  调查发现,北京移动在办理宽带套餐时仍规定:“报装号码为北京移动已办理实名制或实名登记号码的,默认开通手机号绑定宽带账号业务”。这意味着一旦用户手机发生欠费等行为时,有可能对其使用宽带也造成影响。

  强制预存话费,也让运营商一些所谓的优惠套餐变了味。比如,针对北京移动“爱家宽带”套餐,一星级和二星级客户必须预存300元话费,只有三星级以上客户才能免预存,部分消费者虽然希望享受该优惠,但并不情愿被强制埋单。

  有专家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还是市场竞争压力不够大。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多家运营商充分竞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逐步终结此类捆绑消费。(蒋齐光)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