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治国理政新实践 四川篇】21市州发展新词典丨市州脱贫攻坚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2017-08-01 14:37:48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徐登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市州新词凉山篇

  【新词释义】两线作战

  今年,凉山州将17县市分为加快发展区和脱贫攻坚区“两大战线”,安宁河谷县市围绕“重点开发区或农产品主产区”主体功能定位,11个贫困县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形成“两线作战”的局面。

  □毛永标本报记者何勤华

  华山松变成了“摇钱树”

  【现场解读】

  7月24日,跟随会东县野租乡乡长禄荣的脚步,记者来到一片华山松林。放眼望去,一个个松果挂在松树上,大的已有拳头大小。

  去年,会东县完成37个贫困村退出、4156户14580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任务。在“两线作战”格局中,会东县被划为加快发展区。

  华山松是会东县深山中最常见的树种。为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下好先手棋,会东县把华山松作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点,推动华山松产品品牌化。

  如今,华山松成了会东居民致富增收的“摇钱树”,华山松松果也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拉马竹村是会东县3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海拔高、气温低,广种薄收。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2015年,该村将华山松列为拳头产业,并辅之以特色养殖、种植,带动村民脱贫奔康。2016年,该村种植华山松300亩,并制定了华山松管理采摘办法,实施统一管护、统一采收销售。

  “华山松树?我们连枝丫都舍不得修嘞,这可是我们的‘摇钱树’。松果果一成熟,采摘下来就是钱,我家年年都能‘摘’到一万多元。”该县拉马乡拉马竹村老人普才发说。禄荣告诉记者,该乡铜厂村、白砂坡村等5个贫困村都拥有大片松林,松果成熟时,户户来抢收,多的收入2万多元、少的差不多5000元。

  据悉,目前,会东县华山松面积达60余万亩,松籽年均产量200多万公斤,好年景时可达250万公斤,产值保持在8000万元以上。该县还引进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拓展产业链,目前已有高端松仁油、松花粉、松针饮料等特色产品。

  【延伸意义】

  凉山州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永贵:“两线作战”的提出,让11个贫困县明确了工作方向和重点。今年上半年,我们把建房、修路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务之急,两项工作开工率已达100%。产业方面,以核桃为主的“1+X”林业生态产业、“果薯蔬草药”农牧产业和劳务经济都蓬勃发展。

  市州新词资阳篇

  【新词释义】柠檬小镇

  脱贫攻坚,资阳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发展举措。在安岳县,文化镇燕桥村引进公司发展柠檬及延伸产业,打造中国柠檬小镇,探索出“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如今,该模式被复制应用到10个贫困村。

  □本报记者郭静雯

  在贫困村建“柠檬小镇”

  【现场解读】

  最近,安岳县大埝乡长庆村村支书郭俊每天都要问问县上,负责贫困村脱贫考核的人怎么还不来?

  6月经过核算,村里124户304名贫困人口的年人均收入已达3600元,超过了贫困线,全村都迫不及待想摘掉“穷帽子”。长庆村是资阳市重点贫困村,农户大多以种苞谷等粮食作物为生。年轻人外出打工,不少土地就此撂荒。2015年长庆村贫困户人均收入仅有1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户头更是空空如也。

  脱贫攻坚开展后,安岳县的贫困村每年可获得长效产业发展资金80万元、特困户帮扶资金20万元等资金支持。

  这些钱该怎么花才能让钱生钱?就在郭俊和不少贫困村犯难的时候,安岳县文化镇的燕桥村却火了起来。当地引进宝森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柠檬产业优势投资亿元打造中国柠檬小镇。公司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发展柠檬等生态农业及旅游产业。村民蒋成碧每年可领到租金、公司分红、务工工资3份收入,去年增收8000多元。

  “燕桥村的发展模式可借鉴、复制、推广至全县。”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说。2016年,安岳县在全县选取10个贫困村作为集体经济扶持试点村,推广燕桥村“柠檬小镇”模式。

  长庆村便是其中之一。去年,长庆村村集体经济投入产业长效发展资金80万元与聚意专业合作社共同打造柠檬产业园,带动贫困户及部分非贫困户栽植柠檬共400余亩。据介绍,前三年柠檬生长期,村集体经济可实现保底收入3.2万元。柠檬挂果后,至少可带动人均增收1100元。

  其他“柠檬小镇”也走出了自己的致富路。拱桥乡化龙村探索“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农民以土地和种植技术入股,特困户李纯甫今年可获得土地租金、个人分红、村集体经济分红、劳动务工4份收入;李家镇双石村探索将涉农项目资金量化折算为股金,让农民当股东,破解贫困群众缺钱发展产业难题。

  【延伸意义】

  安岳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局长唐举红:村集体资源闲置,发展产业又缺乏资金和劳动力,是丘区农村的普遍性难题。安岳县10个试点村探索出“将涉农项目资金量化折算为股金,让农民当股东”等多种模式,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的“空壳”难题,并形成了向贫困群众“输血”的长效模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