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开放的草原更辽阔 ——内蒙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纪实
2017-08-09 12:09:0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晨曦微露,边城满洲里又开始了一天的繁忙。俄罗斯姑娘谢辽莎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中俄互市贸易区,走进自己的列巴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与此同时,1500公里之外的二连浩特,来自蒙古国扎门乌德的商人乌力吉开着他那辆嘎斯69车准时到达互贸区,开始选购商品准备回国卖给同胞。

  这是内蒙古边境口岸日常展现的祥和图画。

  “万里茶道”续写时代传奇

  17世纪初,福建武夷山郁郁葱葱的莽野中,一片具有“东方花香”的小小“树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成为欧洲贵族的时尚饮品。于是,从下梅村出发,途经赣、湘、鄂、冀、晋,至归化、二连浩特,蜿蜒向北的骆驼商队,撑起了古丝绸之路沿途的繁华——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万里茶道”。

  今天,曾经的古道上汽笛长鸣,经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呼啸穿梭的中欧班列,承载着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时代梦想”,续写着丝绸之路新的传奇。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提议,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对接,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至此,中俄蒙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成为内蒙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6年7月22日,首届中俄蒙三国部长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三国地方旅游合作从传统的简单市场合作转向涵盖系统性政策设计、常态化交流机制、创新性营销体系在内的深度合作。这一年,“万里茶道”被列为中国十大国际旅游品牌。

  “旅游在这里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旅游,它更像一条纽带,将中俄蒙‘万里茶道’沿线节点城市用旅游的方式连接起来,带动相互之间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一位专家道出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今天,在内蒙古域内中俄蒙4261公里边境线上,已有18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成为全国拥有口岸最多的省份。从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到西北大漠阿拉善盟,一个个口岸宛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点缀在北疆,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