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外卖配送服务规范能否落到实处引热议 外卖小哥有话说
2017-08-09 19:07:4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朱丽莉 袁慧晶 杨稳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外卖配送规范能否落到实处

  业内人士表示,行业规范是有必要的,但该规范不是强制要求,加上现实外卖配送过程中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各项具体规范落到实处存有难度。

  “规范看着很美却难有实质意义,规定商户应在10分钟内确认订单,若超时是否真处罚?最终还得靠消费者用行动投票。”网友“谭某的大麦”的观点道出了不少人的忧虑。

  百度外卖配送员小陈告诉记者,不允许配送员进入家中,是约定俗成的,感觉不需要规定。至于“轻声敲门”,有时候别人家的房子是套房,配送员才会大声喊。

  “平时我们基本都按消费者的要求配送,因为这样才能得到好评。收到好评较多,系统会优先派单给你,这样会提升每天的配送量,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他表示,系统派单后5分钟内接单基本能做到,当一个配送员忙不过来时,管理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外卖小哥到了饭点都是‘爆单’模式,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要完全实现5分钟接单恐怕得增加人手。”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配送员小陈衣服上灰尘较多,他说外出送餐不到半天可能就会“灰头土脸”,他委屈地表示:“有的客户觉得他们脏,即使食物没被接触污染,也有人会因此给予差评。行业规范的出台是有好处的,但也希望社会能关注一下配送员的权益。”

  专家:不失为有益尝试期待更多企业参与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虹认为,“互联网+餐饮”催生出“外卖配送”的兴起,这使得外卖这一行业成为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行业。《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的出台,从整体上看传递了一个好的信号。以前出现过餐饮店委托摩的司机送外卖的情况,这种临时性的雇佣关系不可靠,而现在则对服务人员的准入设立了门槛。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针对外卖行业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广西南国雄鹰律师事务所律师廖富凌认为,该规范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它属于推荐性的规范,没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如果商家自愿承诺按此服务规范标准向消费者提供外卖配送服务,则该商家会受到规范的指导和约束效力。这将有利于商家参照规范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也有利于消费者参照规范评价商家的服务,以促使商家提高其所送服务的质量。”

  “从长远来讲,该规范的实施对消费者、商家和社会都有益处。”廖富凌认为,如果规范经过检验证明行之有效,且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外卖配送服务市场,则可能会促使出台规范性的法律法规文件,把相应的服务准则列入法律体系。

  “建议今后更多企业参与完善这一规范。”邓虹表示,如配送员应轻声敲门、不应进入家门等规范涉及很多细节问题,想要落实执行这些具体规范,光靠外卖配送行业的自律以及消费者的好评机制还远远不够,也需要与监管部门进行衔接。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