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猥亵儿童事件频频曝光 如何守护孩子们的性安全?
2017-08-17 11:21:00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发现孩子被猥亵,父母要立即报警

  被猥亵的孩子因为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加上如果没有人证物证,是不是很难对侵犯者定罪?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记者采访了山西锋镝律师事务所的成建国律师。

  猥亵儿童罪,是指故意对儿童以除奸淫幼女之外的方式进行性侵犯的行为。成建国结合《刑法》第237条规定分析说,由于儿童对性的辨别能力很差,法律并不要求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不论儿童是否同意,也不论儿童是否进行了反抗,只要对儿童实施了猥亵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就应当立案侦查。

  所以,成建国建议,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可能受到猥亵,应该立即报警,及时固定证据。“未成年人如果能够准确指认嫌疑人,记清楚犯罪地点和案发时间以及自己被触摸的部位,这都非常有利于定罪。而且,证言距离案发时间越短,可信度就越高。”成建国也提到,如果无法确定刑事责任,孩子又确实受到了伤害,那对于孩子负有监管、保护义务的一方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比如幼儿园、学校、培训机构等。

  《刑法》第237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成建国认为,从这种规定模式看,猥亵儿童罪似乎随附或依从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规定,忽视了猥亵儿童罪自身特点,而且过于简单,由此导致猥亵儿童罪定罪处罚出现一些问题,仅仅通过司法难以解决,需要从立法上予以完善。

  孩子遭遇性侵,更应该关注心理影响

  如果孩子遭遇性侵犯,这种伤害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山医大一院精神科医生曹晓华认为,孩子除了肌体的伤害,心理方面的影响更需要家长关注。“我们接诊的一些有情绪问题的孩子,他们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小时候。有一种病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比如恐怖袭击或者小时候被性侵都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创伤,这种影响可能很多年后才会显现。孩子在遭受侵害的时候,家长或周围人不恰当的态度,会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从此抬不起头的事情。孩子的自尊会受到影响,长大之后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问题,甚至可能会影响他(她)将来和异性的正常交往。孩子在越小的时候出现这种创伤,这种影响就会越深。”

  李欢欢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具体案例说:“我们接待过一个女孩,她小的时候被性侵了,本来她还懵懵懂懂,但她妈妈对此一直忧心忡忡,时常跟她说,你将来可怎么办呀,你这名声都毁了,还时不时地会提起这件事,或者试探她有没有忘记这件事。”李欢欢说,原本这个女孩儿对当事人对她做了什么的印象已经模糊了,但她妈妈的这个态度反而让她印象深刻。

  李欢欢说,工作中她接触的一些被性侵孩子的家长确实反应过激,“我建议家长在孩子被性侵之后,除了司法程序的步骤,自己要放松一点。可以告诉孩子,这方面被侵害和我们身体任何一个部位被侵害没有区别,比如说,这和走路突然被人拿花盆砸到头上的侵害程度是一样的。它们的本质都是在我们没做好准备的时候就被别人伤害了,既然是伤害肯定会留下一些痕迹,但是一定会康复。所以对于性侵害,应该把它等同于我们接受的其他伤害,相比孩子,家长更应该有平常心。”

  本报记者郝宏实习生陈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