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2017-08-17 21:46:47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芳 余晓洁 胡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圆百年复兴之梦: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

  很长一段时间,在许多外国人眼中,东方文明古国遥远而神秘,熊猫、长城、中国功夫是他们最熟悉的中国元素。

  如今,飞速发展的现实和快速提升的国力,让世界开始用另一种感觉来体会创新之中国。

  从古老中国创造四大发明,到如今被海外网民称之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创新成为中国复兴路上的精彩篇章。

  先进的支付系统,买卖东西只需“扫一扫”;发达的电商平台,足不出户便可“购全球”;成熟的高铁网络,让“千里之外”不再遥远;绿色的共享单车,随骑随停享自由……

  曾拥有辉煌科技史的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新四大发明”正与世界分享。

  “中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正在链接全球。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不仅是平的,而且是‘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2018年,中国北斗将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2020年,我国将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面向2030年,我国部署了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等重要项目……

  在创新的路上,我们永不停步。

  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发展中“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原创性的创新需要加强。

  “现在技术上遇到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引进门槛越来越高,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协作贯通。”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

  人类历史潜流深沉,关键的转折却往往只有几步。

  迈向科技之巅,中国式创新步履坚定:

  ——抓住弯道“非对称赶超”。

  作为工业革命的“后来者”,只有布局前沿、抓住弯道“非对称赶超”,才能后来居上。

  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我国面向2030年部署的重大科技项目将和此前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

  ——自主创新缔造“中国芯”。

  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却藏着10亿多个晶体管的秘密。

  核“芯”技术是买不来的。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受到西方的种种限制,高端芯片主要依赖进口。2013年至今,每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

  中国正力争尽早摆脱缺“芯”之痛。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介绍,面向2020年,我国继续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装备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

  ——激活万众创新的“一池春水”。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贸易主要行业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1100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约3.1万户。

  炎炎夏日,在革命圣地延安,创新的火花被再次点燃,全国150万大学生参加到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他们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

  “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与中国梦的目标高度契合,使科技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为之不懈奋斗的光荣与梦想。

  “‘创新’这把‘金钥匙’,已经转化为一种精神,融入肌理之中,使整个中国焕发生机。”科技部负责人表示。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国充满活力的创新与转型,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影响至远的新篇章。(参与记者:李松、邓华宁、姜辰蓉、闫睿)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