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我国申请器官捐献人数飞速上涨 器官短缺问题仍严重
2017-09-01 09:35:4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2015年1月起,中国宣布废除死囚器官使用,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的唯一合法渠道。短短几年时间,在我国通过书面或网络登记的捐献器官志愿者人数增长迅速,仅2016年,就有10万余人登记捐献器官,同时实际捐献数量也明显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实现逝世后器官捐献9996例,捐献器官27631个。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说,中国器官捐献事业迎来春天。

  但器官短缺的问题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依然严重。中国器官移植数量已位列世界第二,每年实现的器官移植手术有一万多例,但现阶段的器官供需比是1:30。中国每百万人口的年捐献率从2010年的0.03上升到2016年的2.98,位列全球44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任重道远。

  传统观念阻碍器官捐献愿望

  很多人在等待中死亡。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主任王海波说,每完成一例移植手术,器官移植的等候名单就新增两人,有将近60%的肾脏需求要等待一至二年,有超过40%的肝脏需求要等待至少一年。而对于像心、肺这样更加稀缺的器官,有些医院甚至因为缺少供体,几年都没有完成一例移植手术。

  刘源从2013年开始在北京佑安医院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在此之前,他是移植科的大夫。刘源起初不愿意离开临床,对于器官捐献他所知甚少,而他之前的同事半年时间都没有实现一例捐献,更让他觉得自己实在不能胜任这项“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工作。

  在他看来,影响捐献最大的困难是传统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保存遗体的完整才是对逝者的尊重。刘源说,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赞同他申请器官捐献。

  和很多协调员一样,刘源常被当作是从事非法器官买卖的诈骗犯。他曾被家属围攻过,被辱骂过。慢慢地,他也积累了经验,比如每次去病人家里做工作一定要坐在门口,“这样跑的时候方便。”

  国际器官捐献与获取协会主席、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教授马蒂·玛尼亚利奇说,西班牙老百姓在四五十年前也有类似的观念,但通过媒体的传播,以及在社区、医院的推广活动,公众对捐献的认可度逐渐提高。现在西班牙的器官捐献率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他建议中国也应该效仿类似的做法,让人们认识到捐献器官能拯救别人的生命,是人间最大的善行。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观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