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财经要闻  >  经济民生
搜 索
三问“首次代币发售”融资方式:算不算非法集资?
2017-09-04 10:31:40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姜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是不是非法集资?

  无数个一夜暴富的新闻之后,ICO究竟是不是非法集资的讨论日益盛行:ICO融的“资金”身份并不明晰的比特币等所谓的数字货币,然而其投资玩法却又并不符合我国几乎所有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

  实际上,从当下监管层针对ICO的风险提示中,也并不难看出将ICO定义为非法集资的倾向。上周三晚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各类以ICO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中便指出,部分机构以ICO为名义从事融资活动,相关金融活动未获得任何许可,其中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

  更有法律业界人士撰文指出,ICO一度被认为巧妙地规避了《证券法》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相关内容,ICO仅仅是穿了合法的马甲,其本质就是变相非法集资。除此,即使ICO可以摆脱非法集资的嫌疑,但也涉及明显的合同诈骗。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云峰公开表示,2013年12月3号央行联合四部委发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将比特币定义为虚拟商品,明确界定它不是货币,尤其不是法币,不具备有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

  “而在8月24号国务院又发了《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第15条第二款就提到了以发行虚拟货币为名义筹集资金的行为,如果违反了国家许可和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启动行政调查。”在陈云峰看来,这是对ICO行政监管的明确信号。

  如何监管ICO?

  从当前的法律角度来讲,越来越多的法律业界人士倾向于将ICO定义为非法集资。而来自业内的人士对于ICO乱象的声音越来越大:正如当年野蛮发展的P2P一样,ICO市场骗子横行,抄袭代码、虚假消息,甚至发行方连公司实体都没有……如此鱼目混杂的ICO市场,究竟是否要取缔还是要监管呢?

  此前,曾有报道称监管或将对ICO市场进行“一刀切”,但随即该传言便被监管层否认。不过,也有知情人士指出,目前所有的传统监管思路都对这个新生事物束手无策,或者超单个部门职权范围,所以监管对ICO市场究竟如何监管仍未可知。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ICO的监管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即便中国全面取缔ICO,资金也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海外的ICO市场。且以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来融资,这在央行着力推行数字货币研究、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当下,有着不小的创新意义。

  OKCoin币行副总裁田颖也表示,随着机制越来越完善,ICO对于高新技术公司是融资的好机会;想做事情的公司通过ICO融资,也会让这个市场获得认可。

  实际上,美国已经将ICO纳入证券范畴,要符合联邦证券法律的要求,其中包括ICO和数字代币发售行为。在上周五,美国金融委员会成立了一个由金融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专门颁发证书和评估潜在的优质ICO项目,该独立机构已被任命为ICO认证委员会或ICC。

  而在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曾建议,ICO额度管控与白名单管理,避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中进行监管套利。ICO融资计划管理,引入VC的阶段性投资理念,有助于投资者保护。同时,对发行人施予持续、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强调反欺诈和其他责任条款;强化中介平台的作用。监管部门主动、及早介入,加强行为监管,全程保留监管干预和限制权力,并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开展ICO“监管沙盒”。

  北京晨报记者姜樊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