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调查:求职过程中城乡背景差异已显现
2017-09-04 10:31: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用人单位更看重个人能力

  毕业生求职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工作,并获得相应的待遇,而与之对应的就业率和起薪就成了就业问题一致争论的焦点。笔者发现,选择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中,城市背景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比例、起薪水平在统计上显著更高,但是两个群体的绝对差别并不大:城市背景毕业生比农村背景毕业生的就业率高2.8个百分点,平均起薪高347元。

  针对就业率和起薪进行的差异分解显示:城乡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率上差异,可以用毕业生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学习成绩等人力资本特征差异,以及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程度等社会资本差异来解释的比例为57.1%,另外有42.9%的差异是城乡毕业生就业差异的直接体现;毕业生起薪上的差异,前述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因素可以解释的比例高达98.55%,这其中人力资本解释的比例高达49.37%。

  由此可见,所谓“城乡背景”给毕业求职结果带来的影响,更多体现在能否找到工作这一问题上,而一旦进入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个人能力,以此决定给予劳动者的报酬水平。由此,对于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而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顺利迈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门槛。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农村背景毕业生群体中,性别、学校类型、学历水平等因素给毕业生求职结果带来的影响更大。

  社会流动并没有完全固化

  高等教育既给社会流动提供了重要的渠道,给予弱势阶层人群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同时也能够成为固化社会分层,放大阶层差异的重要因素。就业所带来的社会流动,直接通过毕业生就业时工作地点的选择、职业的选择、户籍等社会属性的获取方面得到体现。笔者的样本数据发现,简单定义当前社会阶层已经固化是不全面的。

  首先,与人们的直观认识一致,在就业的城乡流动方面,随着行政级别的提升,毕业生流入的比例在增加,流出的比例减少,地级以上城市以流入为主,县级及以下以流出为主。

  研究结果同时发现,毕业生选择异地就业,是因为异地就业能拿到比本地就业更高的薪水,而且异地就业对于农村背景毕业生有更大的吸引力:农村背景毕业生就业发生城乡流动、省际流动、地区流动的概率显著更高,同时农村背景毕业生发生城乡流动、省际流动、地区流动,能够带来相对于城市背景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更高的起薪提升。

  而从与父母相关的职业代际流动上看,城市背景毕业生代际继承性更强,农村毕业生代际流动性更强。但无论是农村背景还是城市背景毕业生,学历层次提高,均会增强职业代际的流动性。而社会资本对于农村背景毕业生职业代际效应的影响显著小于城市背景毕业生。

  户籍无疑是当前毕业生在大城市就业所关心的重点问题,大城市的应届生落户政策的严格限制,以及落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决定应届外地生源毕业生是否获得户口指标的因素非常复杂。从最终的雇佣情况,城市背景高校毕业生解决户档的比例显著更高,农村背景毕业生由于制度壁垒和自身的条件限制,有高达56.1%的毕业生不能解决户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