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人工智能跑得太快 计算拖了后腿
2017-09-11 10:14: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邱晨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做人工智能的,不懂计算,做计算的,不懂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研究者眼中,包括超级计算机在内的计算设备,只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要素,而从杨广文这些超级计算机运营者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更像是超级计算机这个大平台的一个应用。当然,角度的不同,并不妨碍两者互为支撑,碰撞火花。

  事实上,包括“神威·太湖之光”在内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能够满足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研究,但在杨广文看来,目前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于“衔接”:“很多做人工智能、懂算法的人,不会用超算;而专心做超算的人,又对人工智能不太了解。这是一个大问题”。

  去年11月,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杨超等人获得2016年度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这是近30年来,中国超算应用团队第一次获得被誉为“超级计算机应用领域诺贝尔奖”的奖项。

  按照杨广文的说法,当时,包括杨超等在内的计算机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将算法写成可以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这个过程十分困难,而要把这个程序,移植到‘神威·太湖之光’上更是艰辛!”

  不过据他透露,包括神威·太湖之光在内的超算,正在开展大量的移植优化工作,目的就是“降低人工智能使用超算的门槛”,未来诸如语音、图形图像、精准医疗、智能交通等在内的人工智能应用,争取都能找到相应的计算平台。

  当然,人工智能大潮来袭,计算性能的提升只是一个问题,此外,还有其他关键问题亟待科学家解决。比如,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褚晓文在大会上所提到的: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深度学习软件,但它们的性能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他说,在过去11年里,内存带宽仅仅提升了15~16倍,而计算能力则提升了30~50倍,这说明内存的性能和计算的性能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这也是GPU计算今天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在相对强悍的计算能力和相对薄弱的内存访问之间,横跨的那一道鸿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