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说,“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真的无法兼得?
其实,习近平早就给出了回答。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天后,习近平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中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目光如炬,直指关键。
8年后,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时再次重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5月,他在考察黑龙江时又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这是以史为鉴、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为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指明了道路。
5年来,习近平一再叮嘱,要“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摸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
习近平鼓励大家:“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事实也是如此。2014年,浙江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万人次,经济总收入3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2000元。2015年5月,习近平来到这里,村民介绍,他们利用自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收入普遍比过去明显增加、日子越过越好。习近平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他强调:“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
环境如水,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美好的环境与富裕的生活,完全可以共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