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小学保安离职留信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每封附赠20元
2017-09-26 09:19:02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措辞有瑕疵?

  学校安排他做告别演讲

  “我们充分肯定保安对学校和学生的心意,也了解到他对学生非常舍不得,很喜欢学生。”李家沱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学校从王新龙口中了解到,之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喜欢学校喜欢学生,在学校的这段期间,他觉得教师很宽容,学生很可爱,从中受到感染,于是写一封信跟孩子们告别。

  但是,信中的一些措辞也存在着瑕疵,学校私下提醒王新龙,这些有瑕疵的言辞,可能会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造成不良的影响,怕学生因此对保安这种职业产生歧视。

  “我们当即决定,让王新龙去下午收信最多的班级做一个告别演讲,满足他和孩子们正式告别的心愿。”这位负责人说,让王新龙在课堂上与学生告别,是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保安这个职业的尊重。“事实上,在平时,我们也要求孩子离开学校的时候,主动跟老师和保安叔叔说再见。”

  据介绍,王新龙的告别演讲大约为三分钟,主要是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演讲的主题,则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这封信的心意和主题都没有问题,目的在于勉励学生好好学习。但是我们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鼓励和教育学生好好学习的理由应该是为了长大以后有更多的选择,为了以后有能力孝顺父母,为了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位负责人说。离职之前,学校还送给王新龙一个保温杯,寓意为“留住学校和孩子的温暖”。

  

  其人

  自述:这件事微不足道

  9月23日,成都商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王新龙。他没有接听电话,通过短信回复了记者两段话。

  “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我德行浅薄,这件事情微不足道,不值得惊动媒体,古人说,厚德载物,我德行浅薄承受不起这个荣誉。”王新龙短信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都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他带来的好的影响,是学校良好的氛围给予他的熏陶。

  据王新龙所在的成都卓顺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勇介绍,王新龙今年26岁,简阳人,今年6月底入职公司,在李家沱实验小学担任保安一职,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在学校包吃住。“他是一个话特别少的人,上个月底以家里有事为由,提出了离职。”江勇说,告别信曝光后,公司试图通过涨薪和培训提升予以挽留,但是王新龙心意已决,公司只能尊重他的决定。“他比较年轻,也是比较有想法的一个人,可能觉得保安技术含量比较低,想出去闯一闯。”

  同事:他看书要做笔记

  朱建明和王新龙是同事,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王新龙性格内向,话特别少,平时住在学校,没事的时候喜欢看书写字,看书时还要做读书笔记。“从平时和孩子的接触中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孩子,对工作也比较认真负责。”朱建明说,王新龙应该是换了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据另外一个同事透露,王新龙的新工作是做销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因为每天中午都来接孩子,而王新龙负责中午孩子外出登记确认工作,所以每天都能看见他认真负责核对,“对工作比较认真负责,对孩子们也热情。”这位家长说。

  

  专家

  职业价值观

  不是非黑即白

  教育学家纪大海认为,学校的担心不无道理。在现实中,许多人认为,职业分三六九等。“保安的告别信通过自己的经历将这个问题抛出来,但是这种人生价值观确实存在一种误导。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校看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予以引导,是有道理的。”纪大海说,建议学校以此为契机,在学校高年级开展一次德育教育讨论——什么样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是正确的?如果讨论得好,对学生、老师,都是非常良好的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告别信所传达的内容到底有没有问题,可以交给学生去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思考,在讨论中树立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我们一直强调,教育要放在社会中进行,而反对单纯的灌输式教育。”熊丙奇说,职业价值观不是非黑即白,到底什么样的职业价值观才是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需要学生在讨论中寻找答案。“如果能够在班级会中讨论一下会更好。”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