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作风建设,如何既治标又治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坚持破立并举,注重建章立制”“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
2013年10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印发施行。随后包括《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关于调整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住宿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等20多个配套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源头上刹住奢侈浪费之风提供了一个可执行、可操作的顶层规范。
党中央制定出台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一批党内法规,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纳入其中,为作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各地区各部门普遍结合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细则及配套制度。
党员干部普遍反映,随着规矩越来越明晰,许多事都有硬“杠杠”,别说“禁区”“红线”不能踩,打个“擦边球”也不行了,一条条制度红线绑住了“任性的权力”。
立规矩“治身”,更需强信念“治心”。
抓作风建设,如何筑牢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5年来,不断深入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连续开展的党内教育活动,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013年至2014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通过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群众路线再教育,强化了宗旨意识,锤炼了党性修养。
2015年启动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
2016年推开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延伸到了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全体党员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明显增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接受监督,实现了在思想、作风、纪律上的新进步。
这不仅是一次直面现实的“问题清扫”,也是一次回归传统的“思想整风”,更是一次党内政治生态的“集中净化”。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
中央纪委数据显示,在截至2016年12月查处的15.53万起问题中,违纪行为发生在2013、2014年的为12.15万起,占到78.2%;违纪行为发生在2015年的有2.34万起,占15.1%;违纪行为发生在2016年的有1.04万起,仅为6.7%,表明违纪增量不断减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财政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实现“四连降”,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比2012年累计减少26亿元,累计降幅达35.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分别累计下降6.5%、36.4%和70.3%。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讲认真的态度、有担当的行动、求实效的精神、务长远的思维,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立足根本、着眼长远,以可知可感的切实变化,凝聚起继续前进的磅礴力量
“以前逢年过节,我的车都会被人包下,拉着一车礼品满北京城转悠,这几年没有这种现象了。”对于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前后的变化,北京出租车司机黄师傅这样描述。
细微之处见变化,百姓心中自有秤。
作风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成效如何评判?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春江水暖鸭先知’,有没有变化,老百姓体会最深。”
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
5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在整个神州大地涤荡起一股激浊扬清的净化之风,广大干部群众在一个又一个细节、一件又一件小事中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变化。
公款送礼之风基本刹住了——
曾几何时,公款收送节礼的歪风让大量名烟、名酒等过剩礼品流向市场,让许多高档礼品回收店赚得盆满钵满。但近年来,人们发现,街头巷尾曾经随处可见的“高档烟酒回收”等字样的牌子正在悄然消失。
“八项规定前,一个端午或者中秋下来光卖回收的烟酒就能赚上万元,现在很冷清了。”江西南昌市滕王阁周边的一家烟酒店老板说。
粽子、月饼、大闸蟹这些一度被“天价”异化的食品,重新回归百姓餐桌,成为庆祝佳节的应景美味;寓意亲人团聚、祈盼美满的传统节日,找回应有的民俗特色和文化底蕴;“八元一碗的面没人吃,八十元一碗的面销路好”的现象成为历史。
高档会所、酒店也开始走“亲民”路线——
位于广州著名景区白云山山顶的“望景餐厅”,曾是包括已落马的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在内的不少官员涉足的私人会所,最低消费8888元。中央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后,这家会所开始向大众化经营转型。
如今,过去的会所已经变成一家米粉店。“以前经过这里总是大门紧闭,现在爬山爬到这里正好吃一碗米粉,歇歇脚,看看周围美丽的景色。”市民张彬彬说。
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内的几十家会所一时间全部关停转型,按照公益性、大众化、可进入性原则,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
如今,普通杭州市民能够走进当年“可望而不可进”的“神秘会所”中喝茶了。“党中央抓八项规定,真是说到做到,真真切切为老百姓着想呐。”年过八旬的退休职工孙枫说。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5年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在政治上打造“青山绿水”,党内政治生态得以改善。
“这些年变化最大的是干部们的观念。”工作30多年的广东省一名副厅长说,“现在有了八项规定,公务接待简单一点,甚至不接待也没关系,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党内上下级关系、同志关系变清爽了,党员干部逐渐摆脱应付人际关系的烦恼,繁文缛节、迎来送往的少了,生活方式变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
抓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只顾自己奔小康、不管他人喝米汤”“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吃拿卡要”式的干部少了,一大批“合格党员”“担当干部”“贴心党组织”以务实的改革精神、清廉的工作作风,察民情、晓民意、解民忧、排民难。
——5年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让一度笼罩在潜规则之下的政商关系回归正常。
“给县领导的烟,被退回到自己手里,当时心里真没底,担心以后不好办事。”2014年8月,来自辽宁的一家企业与河南兰考签订了招商引资协议,送礼送不出去的尴尬让项目负责人心里没了底。2016年1月,一条投资10亿元的生产线顺利投产。这位没花一分钱请客吃饭的负责人感慨,干部作风过硬,让企业得了真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