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世界看中国
搜 索
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9名外籍语言专家眼中的十九大报告
2017-10-19 10:42:55 来源:新华网  作者:黄全权、刘江、郝方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我深深感受到,五年来中国最大变化之一是在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日文专家岩崎秀一说,“2012年我参加了北京马拉松比赛,觉得空气浑浊。这几年明显有了改善。今年参加马拉松比赛时,我觉得空气质量达到了几年来的最优值。”

  这是日文专家岩崎秀一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福佩吉说:“中国可能是在新能源方面投资最多的国家,在减排方面也制定了很多目标。相信将来会越来越好。”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这从永远客满的餐厅、广场上跳舞的人群就看得出。”无现金支付、共享经济……科技创新成果被不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凤玲和其他几名专家在翻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内容时,产生了强烈共鸣。

  报告中的一组组数字,印证着专家们的一句句感慨:五年的时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

  巨变远远不止发生在经济、社会生活领域。“中国出现了许多新的政治风尚,风清气正,公开透明,积极向上。”吕宁说。

  “中国共产党正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展示自己”

  “这是一个想要发展、想要前进的党。”面对正在翻译的十九大报告,福佩吉发出这样的感叹。

  从在贫穷破碎的乱世中挺立而出,到引领13亿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党时的50多人壮大到现在的逾8944万名党员;96年奋斗、68年执政、39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成就举世瞩目,多年来成为“中国奇迹”最鲜明的标志。

  今天,“中国共产党正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展示自己。”叶海亚说。

  透过十九大报告,外籍专家们清楚看到了这个世界最大执政党一系列新的气象和作为:

  “中国共产党党纪之严出乎我的意料。”凤玲说,“中国过去几年在反腐斗争中的空前力度和成绩令世人瞩目。”

  “一个强大的党目光长远非常重要,并且要有改变现状的愿望、深刻的变革。”福佩吉认为,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发展得很好,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这些不可能实现。

  与这位法文专家的判断相呼应的是,仅在刚刚过去的五年,中国密集推出的改革举措就超过1500项。十九大报告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一系列具体部署,引起广泛期待。

  “报告传递出的理念非常清晰,这是一个长期规划。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和习近平都非常清楚中国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做来实现目标。”西班牙文专家何力鸥说。

  这是西班牙文专家何力鸥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十九大邀请外籍人士参与工作报告的翻译和核校,是一种高度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毫无隐瞒、公开透明态度的体现!”叶海亚说。

  “向世界传递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系列表现如此耀眼。

  作为一个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高的大国,十九大报告释放出的一连串重要信息被9名外籍专家准确捕捉:

  --“明确告诉世界,中国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前进以及中国将在哪些领域引领全球”;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令人赞赏,显然,这不仅包括中国人的中国梦,也包括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是一个和平的强国,不要霸权,想要自身的发展,同时帮助别国发展,这种正能量的传递非常重要”

  ……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他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浓浓笔墨,尽显一个政党的责任和使命;铿锵宣示,传递的是一个大国的气度与担当。

  福佩吉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国的祝福:“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到的第一个目标,我将看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的女儿现在两岁,我们都能够看到中国梦实现!”(参与记者:李志晖、王建华、王丽丽、张正富、左为、于卫亚)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党的十九大报告解读

【专题】十九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