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盘点:25次APEC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
2017-11-13 16:40:00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自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的布莱克岛举行第一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始,至今已举行了25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以“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为主题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月10日—11日在越南岘港举行。作为本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亚太合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25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APEC会议时,提出的政策、主张和倡议,为亚太创造了哪些机遇和福祉?本网一一盘点。

  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2017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地点:越南岘港

  主题: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

  议题:可持续创新和包容性增长、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数字时代中小微型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以及促进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

  成果: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此次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维护了亚太开放发展的大方向,巩固了APEC合作的势头,推进了APEC框架下的务实合作。

  2017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亚太各方应该因势利导,立足于行动,引领全球新一轮发展繁荣。第一,坚持不懈推动创新,打造强劲发展动力;第二,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创造广阔发展空间;第三,积极践行包容性发展,让民众有更多获得感;第四,不断丰富伙伴关系内涵,实现互利共赢。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中方提出并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各方热烈响应和支持。中方愿以此为契机,同亚太伙伴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协同联动发展,朝着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地点:秘鲁利马

  主题:高质量增长和人类发展

  议题:当前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迈向实质而有效的区域互联互通、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获取水资源。

  成果:通过了《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APEC服务业竞争力路线图》,路线图确定了到2025年前的服务业发展目标和一系列行动。

  2016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亚太是世界经济的重要阵地,孕育着无限希望,也承载着重大责任。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和全球经济合作的先行者、引领者、开拓者,对促进亚太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采取有力举措,发挥亚太引擎作用,推动发展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第一,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第二,坚定不移提升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三,坚定不移破解区域互联互通瓶颈;第四,坚定不移打造改革创新格局。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5年来,坚持把亚太作为开放的优先方向。随着2020年茂物目标期限临近,我们应该增强合作前瞻性,凝聚共识,加紧规划更加长远的合作愿景。中国愿同各方一道,以发展为主题,扩大开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互联互通,推进改革创新,共同绘制亚太合作的宏伟画卷。

  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地点:菲律宾马尼拉

  主题: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

  议题:打造包容性经济、促进中小微企业参与区域和全球市场、建设可持续和有活力的大家庭、投资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协作

  成果:通过《APEC加强高质量增长战略》和《APEC服务业合作框架》,各经济体强调,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仍是本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强高质量增长并保持其活力,需要APEC成员更多协调一致的努力。

  2015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共促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亚太是世界的缩影。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需求疲弱、走势分化的形势下,亚太经济也面临增长基础不稳、新旧动力转换、结构调整不彻底等种种挑战,但亚太仍然是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我们应该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运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重要平台,推进合作共赢,让亚太继续引领全球增长。我们要着眼长远,完善亚太中长期合作战略架构;我们要改革创新,为亚太经济寻求新的增长动力;我们要推进一体化,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我们要采取行动,把共识转化为成果。

  中国将深化同亚太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国已经提出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我们将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中国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亚太创造更多机遇、带来更多福祉。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地点:中国北京

  主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项重点议题。

  成果:发表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进一步明确了亚太的发展方向、目的、举措,旨在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为亚太地区长远发展和共同繁荣勾画新愿景、指引新方向、注入新动力。

  2014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开幕辞上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我们应该全力推动改革创新,挖掘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打造强劲、可持续的增长格局;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大家庭,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符合所有成员共同利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亚太经济体需要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习近平指出,亚太未来发展攸关每个成员利益,我们应该共同规划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共同谋求联动发展。当前,一些亚太发展中经济体面临较多困难,没有他们的发展,亚太发展就不可持续。我们要加大对发展中成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发挥亚太经济体多样性突出的特点,优势互补,扩大联动效应,实现共同发展。

  2013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地点:印尼巴厘岛

  主题:活力亚太,全球引擎

  议题:实现茂物目标、可持续和公平增长、亚太互联互通等。

  成果:发表了《活力亚太,全球引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声明》,承诺加强政策协调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深化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2013年10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发挥引擎作用,需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携手推动亚太共同发展;客观判断形势,沉着应对挑战,全力维护亚太经济金融稳定;着眼长远,推动各成员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为亚太持久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习近平提出以下主张,一是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二是致力于开放式发展,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三是坚定信心,为多边贸易体制注入新的活力。

  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地点: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

  主题: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

  议题:贸易投资自由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粮食安全、建立可靠供应链、推动创新增长合作等。

  成果:发表《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旨在为促进亚太地区繁荣、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引领地位指明道路。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习近平出席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问越南、老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