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领航新征程】撸起袖子加油干,日子一定一天比一天好
2017-11-13 17:12:4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贺星龙代表:用更好服务守护乡亲们健康

  光明日报记者李建斌

  “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心里可自豪了!”这几天,无论在出诊患者家中,还是在自家的村卫生所,只要贺星龙一出现,身边很快就会围上一圈人。忙完手头工作,贺星龙就会给乡亲们讲述他参加党的十九大时的情景。他说,自己将利用骑摩托进村入户看病的机会,把党的好政策、好声音传递给身边的群众。

  “总书记的报告说的是咱老百姓能听懂的话。当总书记讲到未来五年我们国家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使劲鼓掌,对我们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贺星龙激动地对记者表示,“作为一名医生,病人是我的服务对象,看病是我的本职工作。报告里讲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真说到了咱老百姓心坎里。”

  贺星龙是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的一位“80后”村医。多年来,他不分白天黑夜,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服务晋陕两省永和、大宁、延长三县28个村的农民,出诊17万次,行程40多万公里,骑坏7辆摩托车,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摩托医生”。

  回来这几天,贺星龙已经加班加点给十几个孩子接种了疫苗,上门给13户“五保户”和一些慢性病病人检查治疗。他掰着手指头跟记者数说,党和政府一系列惠民政策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从今年7月份开始,山西省实行的对贫困人口“三保险、三救助”政策,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这些好政策,让老百姓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犯愁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讲,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说起自己最关注的问题,贺星龙放慢了语速:“这是党中央的决策,也是我今后工作的指南和方向,我要用更好的服务守护乡亲们的健康。”

  杨娜代表:十九大给农村带来了新希望

  光明日报记者张勇

  10月31日上午,一阵阵《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声从云南普洱西盟佤族自治县中缅边境上的一个佤族村寨传出,飞扬在山林中、蔚蓝的天空中,一群佤族村民围着一个年轻的佤族姑娘唱着歌跳起舞。

  这个年轻的佤族姑娘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西盟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员杨娜。参加完十九大后,杨娜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家乡西盟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急切地要把自己参加十九大的经历和学习感受与乡亲们分享。在村口迎接她的乡亲们更激动,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杨娜,10月18日那天大家围在电视机前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大会时,看见了在人民大会堂里与代表们一起唱国歌的杨娜,乡亲们又激动又自豪,不禁跟着唱了起来。

  杨娜和数十名乡亲在村旁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围成一圈坐下来,坐在中间的杨娜用佤族语言向大家讲解十九大精神,介绍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她还把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用佤族山歌唱出来,告诉乡亲们十九大给农村带来了新希望。她用悦耳的嗓音唱道:“十九大精神传到阿佤山,阿佤人民心向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亲们听明白了,也开心地跟着唱起来。村民岩相太是佤族歌舞非遗传承人,他激动地说:“党的政策好啊!过去我们的房子破旧、日子难过,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杨娜对记者说:“用佤语讲,用佤歌唱,乡亲们听得懂。这两天我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全部翻译成佤族语言,又编成佤族山歌,就是要让更多的佤族乡亲都能听懂十九大精神!”乡亲们纷纷问杨娜有关农村政策的问题,讨论养牛养猪植树能不能挣钱。杨娜认真地回答,并告诉大家放心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生产生态食品,开发农家乐,建设生态旅游村。乡亲们听得非常高兴,临别时都依依不舍,希望她再多讲点。

  “我们村这几年变化太大了!你看,宽敞的水泥路村道,有路灯有球场,全是很有特色的两层新房,家家都有太阳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佤族村寨。我们村还是佤文化传承基地,有一个展示佤文化的小博物馆,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村里都办了三届野果节了。”杨娜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着她的家乡。

  普洱市县许多机关单位都来邀请杨娜宣讲十九大精神,她还在琢磨创作编排一些佤族文艺节目,把十九大精神融在节目中,让十九大精神与佤族乡亲们贴得更近。

  颜柏青代表:环卫工人就是城市保洁的“绣花工”

  光明日报记者吴春燕光明日报见习记者王忠耀

  当记者见到颜柏青时,正值广州黄埔区城管局环卫车队午休的间隙。几名工友端着饭盒,围坐在颜柏青代表身旁,聚精会神地听刚从北京开会归来的他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结合单位工作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颜师傅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也是我们的老大哥。党的政策越来越好,相信我们的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好。”一名工友拉着记者说起了这几天的感受。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颜柏青随团回到了他熟悉的工作岗位,但他一天也没歇过。“我是大家选出来的党代表,宣讲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我的荣誉,也是我的义务。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把日常工作做好,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步。”颜柏青对记者说。除了日常向工友们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身兼广州市总工会常委的颜柏青,在广州市总工会及黄埔区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多个场合,都非常认真地进行宣讲。

  颜柏青1993年离开湖南隆回老家来到广州黄埔从事城市环卫工作,至今已有24个年头。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承办足球、篮球两项大型赛事的黄埔区保洁工作压力空前,正当颜柏青全力备战亚运保障工作时,老家传来了父亲病重的消息。在全员满勤尚需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面前,颜柏青选择了留下。

  每天要跑少则70多个、多则100多个垃圾收运点,每天行程超过200公里,日均收装垃圾量超过20吨,这是年已五旬的颜柏青每天的工作量。虽然论年龄颜柏青已是车队里的老大哥,但说到垃圾机械装卸、垃圾压缩站操作等各类现代化机械设备操作技能,颜柏青让队里的年轻人都翘大拇指。对此,颜柏青自己的解释是:“这没什么,平常多几分耐心,熟能生巧罢了。这次十九大的会议主题中有一句是‘不忘初心’,我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人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总书记曾说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这个新要求既形象又深刻。我觉得我们环卫工人就是城市保洁的‘绣花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精细、精细、再精细,让我们的城市干净、干净、更干净。”临时别,颜柏青的这番话,令记者肃然起敬。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3日07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
【专题】领航新征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