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让新思想在校园落地生根
10月27日,华东理工大学的青年学子在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学习党章活动。当日,以“明灯讲堂”为名的大学生思政专题讲堂在纪念馆正式开讲。学生党员代表结合学习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畅谈体会。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依托学术传统和资源优势,多所高校近日纷纷成立研究中心,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园落地生根。
10月25日上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人大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高地”,将动员和汇集全国顶级学术资源,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同日,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在南京大学成立。南大团委书记索文斌谈起成立学习社的目的:“引领南大青年积极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营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浓厚氛围。”
“青年学习社使我们的专业学习在第二课堂得到了延伸,它不仅是不同专业同学交流互鉴、共同进步的新兴平台,更是引领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热潮的重要阵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成为南大青年参与社会、接力奋斗、书写华章的理论基础。”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秋实说。
与此同时,天津财经大学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四川大学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科技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华文化研究院等4个社科研究机构,形成“1+3”社科研究机构布局,系统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
10月29日,湖南师范大学举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成立仪式。“我们要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校党委书记李民说。
11月12日上午,复旦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启动。校党委书记焦扬在发言中说:“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时代,要趁势而上、顺势而为、有所作为,要进行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整体的而不是分散的、全面的而不是部分的研究,以理论研究牵引带动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发展,牵引带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建设,牵引带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
启动宣讲,当好十九大精神的播种机
“作为宣讲团的一名成员,我深感使命光荣。我一定和同事们一道努力学透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备课,讲清楚、讲到位,不辜负党中央对理论工作者的期待!”11月9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吴建伟从党委书记山红红手中接过鲜红的聘书。
连日来,各个高校相继开启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成立教师和骨干学生宣讲团,努力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员。
10月24日,重庆大学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宣讲团,就少数民族同学、港澳台同学、学生文化艺术团等群体,组织相应分团分别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会暨少数民族交流会、港澳台同学交流会、文化艺术交流会。“大陆的经济发展迅速,前景一片光明,我毕业之后很愿意留在大陆发展自己的事业。”来自台湾的陈诗孟在港澳台同学交流会上说道。
10月30日,由54人组成的武汉大学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正式成立。成员包括全体校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专家学者和党务部门负责人代表。同时,由青年教师、网络评论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骨干组成的网络宣讲团,利用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形式随时随地发布学习内容,成为武汉大学一支网络上永不停歇的宣讲队伍,真正成为师生员工“口袋里的宣讲团”。
11月8日,西南财经大学成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博士生张林作为首个“开讲人”,面向30余名学生党员进行示范宣讲。这位同学们心目中的“学霸”,运用深厚的理论学养深入浅出地宣讲十九大报告,并时不时抛出几个故事,嵌入自己的亲身感受,让宣讲有高度、有温度,贴近了同学们的生活。“十九大精神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灯塔,照亮了莘莘学子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在座的宣讲团成员、国际商学院费瑾同学表示。

南开大学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走进帮扶村
11月12日,初冬的津城寒风凛冽。在天津市武清区大王古庄镇韩指挥营村的小广场上,南开大学团委组织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走进南开大学帮扶村,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面向韩指挥营的数十名党员群众上了一堂乡村振兴一线的特殊党课。宣讲团成员与驻村帮扶组干部,通过互动、表演的形式,共同为村里的党员群众带来一场生动的宣讲,共话乡村未来发展蓝图。高校学生宣讲团,让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从校内走向校外,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人民群众心中。
……
“快看!这儿有个金色的党徽!”秋日的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内,从中心花园经过的人群都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着绿色的大草坪上那幅由银杏叶构成的巨型画作——一枚金灿灿的党徽和学校办学迁移路线图。青年学子们在银杏叶组成的党徽前,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学院2017级研究生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激励青年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传递着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坚定信心,凝聚起万千学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仅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踏实的态度,到国家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更多地参与到西部、乡村等发展不平衡的地区的建设中,将年华汇进时代的旋律,把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池松恒发自肺腑地说。这也是神州大地青年学子们的共同心声。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门联动 道外区再拆4.4万余平方米河湖“四乱”2021/09/09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