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港澳台
搜 索
台湾货柜市集受年轻人热捧
2017-11-18 11:01: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避免跟风,凸显特色是关键

  曾打造货柜餐厅与货柜旅馆的知名建筑师林志峰说,货柜算是废弃物的再利用,因台湾是海岛,货柜也可说是台湾既有“资源”,是不需要再多浪费能源的材料,施工快速且环保,且因属二手材料,可兼具成本低廉、经济等特性,并且可以组合、堆叠,比单纯的组合屋有更多变化。

  但林志峰同样指出,虽然货柜具有设计、施工的自由度,可以在海上、山上、城巿任何地方搭建,并且具有能够快速建立及移动等优点,但也存在易热、尺寸固定等缺点,无法使用于大空间及载重受限等。

  对于一窝蜂的货柜巿集现象,林志峰认为,任何硬件的使用都要看如何搭配软件,货柜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使用者怎么想是另一回事。如果只是出于节约成本或重复利用的考虑,那就不必看衰货柜巿集。但若只是赶流行,免不了被质疑过度泛滥,重点在于如何利用货柜材料创造出特色。

  如何推陈出新、凸显特色,从而成功吸引游客是关键。以高雄的“集盒”货柜聚落为例,今年3月开幕以来,成为“脸书”等社交网站的热门打卡景点,但随着新鲜感渐失,人潮盛况不复从前。高雄市经济发展局为维持热度,不断注入新活动,强调此处不是单纯的货柜市集,“即使货柜退烧,仍有其他跟都市有关的元素,不会流失。”

  内容多元,维持长期吸引力

  “集盒”货柜聚落如何长期维持吸引力?高雄市都市发展局称,有别于其它货柜市集、百货或夜市,“集盒”的重点一直都不是货柜本身,而是整个亚洲新湾区跟城市、居民的环境连结,还有对城市愿景的想象和实践。

  “集盒”货柜聚落开幕至今,陆续推出《说一个亚湾故事》《城市猫猫展》《集盒变形记》《造一个亚湾梦想》与《光之集盒》等展览,分别述说高雄城市历史变迁、都市再生、混合实境、湾区发展、创意地景装置等。并推出各式手作体验课程、户外野餐音乐飨宴、创意三轮车市集、亲子互动及校外教学等,虽平均每月吸引上万人次到访,但人潮却呈现下滑趋势。

  高雄市都市发展局称,为持续创造人气,“集盒”会引入更多有趣的创意活动与新创产业,比如12月雪之集盒户外展览,周末的三轮车市集、户外野餐音乐飨宴等,配合陆续设置的光环境营造与地景装置,为亚洲新湾区带来独特的城市景致。

  “高雄国际货柜艺术节”的主题设计同样堪为范例,它融合文艺、创意与社会议题,从2001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为高雄最吸引人潮的活动之一。带有国际艺术双年展特质的“高雄国际货柜艺术节”,本届将于12月30日至明年3月4日举办,以《银闪闪乐园》为主题,借由海上货柜象征生命行旅,届龄废弃货柜在创意下再创新生,以共老宅、生命体验屋、高龄专属健身房等探讨高龄化议题,是首个将货柜的无限可能、进一步想象,有系统且具体地在岛内加以介绍的展览。(张盼)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