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仿制到自主研发中国雷达走出国门获世界认可
就在臧伟旺和袁先明测试新款机载火控雷达的时候,在距离试飞场1000多公里的南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的副所长倪国新正带着外宾在展厅进行参观,参观团的成员们眼睛紧盯着一个个雷达模型,有的不断提问,有的负责记录,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
这个展厅展出了十四所研制的一部分雷达,既有涉及海、陆、空、天等多个作战武器平台的军品,又有军民融合的许多新产品。众多的品类型号、不断迭代提升的技术水准,总是会让来参观的外宾有意外的惊喜,很多订单也在参观之后纷至沓来。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副所长倪国新:通过这么几十年的积累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从陆、海、空、天各种干扰体制,各种用户背景的产品,我们是国内最全的,也是最先进的。以前我们是卖单装比较多,哪个国家有急需咱们就推销这样的产品。现在我们在慢慢地转变,不光是卖装备,还是要成系统、卖服务、卖能力,甚至帮他们做一些基础设施。
不过,在十多年前,雷达订单的签订却并不那么轻松,倪国新还清楚的记得,十几年前,作为机载火控雷达设计师的他,第一次去给枭龙战斗机的采购方“推销”雷达的情景。
倪国新:对方确实对我感觉比较陌生,当时他就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质疑。他说我只听说你们机载的火控雷达跟美国人有合作,也跟俄罗斯人有合作,从来没听说你们自己还能做雷达,还能卖给别人。这个背后的感觉就是对你还是不信任,觉得看看你的视野是不是很开阔,你对行业这个认识、是不是符合潮流。
经过和多个发达国家的同台竞技、拉锯式的谈判,十四所研制的机载火控雷达,才最终被枭龙战斗机的采购方选中。
事实上,在走出国门之前,中国雷达经历了一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漫长岁月。今年已经76岁的刘延东2016年才完全离开科研一线,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刘延东先后后参与了上百款雷达的研制,见证了中国雷达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总体部主任刘延东:我们国家的雷达,在解放前进行雷达修配,解放后进行雷达仿制,一直到60年以前仿制了不少雷达,60年代就开始研制,研制也是很困难,因为当时美国,尤其后来和苏联关系比较紧张,对我们都封锁,我们很难拿到资料,全部通过一般的期刊来分析,我们当时没有计算机,我们用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来做,你比如算一个曲线,用手摇计算机这么摇半个月。现在计算机几分几秒就解决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没有自主研制的火炮定位雷达,我军装备的炮位雷达都依赖进口,曾经一度陷入受制于人的窘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所长胡明春:炮是陆战之王,我们的炮位雷达解决什么问题呢,第一个就是我们炮打出去以后有没有打中目标,第二个就是敌方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测量出来的数据,知道敌方的炮在哪,我们可以反击。所以这个雷达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个雷达的话,打仗时候是要吃大亏的。

胡明春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刚参加工作的他,真切感受到了在当时自主研制炮位雷达的紧迫性。依靠进口或是仿制就意味着永远后人一步,落后就意味着被动挨打,为了改写这种局面,胡明春和同事们下决心攻克这个难题。
胡明春:这个雷达研制出来以后,非常好地解决了问题,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国内装了很多,然后在国际市场上也销售了很多,而且是经过了实战的考验。
东南亚某国的恐怖组织前前后后猖獗了三十多年,给当地政府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该国军方要员在中国的一次访问,参观了中国自主研制的炮位雷达,立刻眼前一亮。
倪国新:他说我们就要这样的产品,说我们国内现在反恐急需要炮位这样的雷达,因为他们那个国家就是森林比较茂密,一些恐怖分子躲在森林里面打炮,政府军就很恼火很头疼。把炮位雷达拉过去了以后,果然在实际的反恐战争当中起了非常好的作用。刚开始他们的反政府武装大炮很嚣张,但是我们炮位应用以后,每一次他的炮一打我们炮位把它大炮位置定出来,政府军提供反击。没过多长时间政府军就全面占领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恐怖分子的炮就响不起来了。

中国的炮位雷达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目前还在不断地更新迭代。为了让新款的炮位雷达更耐高温,设计师团队还在不停地讨论、验证,他们盼望着自己的最新的作品能够做成世界第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雷达设计师王干:我相信我们的团队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能力,把这个做成一种世界级的明星产品。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门联动 道外区再拆4.4万余平方米河湖“四乱”2021/09/09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