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白血病患儿家属谈救命药:曾一见药瓶见底就会慌
2017-11-22 11:18: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嘉兴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消失的廉价药

  笨笨体重对应的巯嘌呤片剂量是一次3/4粒。张芸切药片的时候非常小心,即使切坏了,也会把碎末搜集起来,攒几次一起让笨笨吃掉。

  她相当清楚这些药有多珍贵,“总能在群里看到焦急的家长说孩子快断药了,囤了药的会赶紧匀一些给他们救急。”张芸告诉笔者,一般大家都不会收药钱,只让对方出快递费。不久前有个病友实在没办法了,每天都到医院,逢人就借药,几颗几颗地借,才勉强渡过难关。

  浙江浙北药业谭梓骏经理告诉笔者,除了原材料缺乏,生产成本高也是药厂纷纷选择停产巯嘌呤片的原因,“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全凭企业责任在坚持生产。”

  谭梓骏介绍,巯嘌呤片生产工艺复杂,需要启用新车间、使用单独的生产设备。他估算,这部分成本在600万元左右,近年巯嘌呤片原材料价格也上涨了3倍。另一方面,巯嘌呤片的市场需求不大,每年只生产2~3批,约5万瓶即可满足需求,其他时间这条生产线只能空着。

  近年来,消失的廉价药不止巯嘌呤片一种。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关于解决廉价药短缺问题的提案》中写道,“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廉价药缺口已高达342种,且情况还在恶化。”其中就包括公众熟知的银翘冲、板蓝根等。

  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其中政府定价往往一定就用10年、20年,成本年年涨,提价申请通过时间长,企业也就没有动力继续生产。

  今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图保障短缺药品供应。

  浙江浙北药业已于2017年11月17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品GMP证书。谭梓骏经理向笔者表示,正在联系销售和发货,本周即可保证供货。

  记者转述药企的消息后,张芸所在的病友群很快活跃起来。很多人的头像都是自己孩子大笑时的照片。他们已经很久没能轻松过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笨笨、张芸为化名)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