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重庆警方破获保健品推销诈骗大案 揭秘新型犯罪手法
2017-12-11 19:50:54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杨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犯罪团伙实施诈骗的工具

  案情上报后,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将此案列为督办案件。今年3月,按照公安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传统盗抢骗犯罪等“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部署,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牵头成立专案组,对此类案件开展调查。

  个个自称纪×章教授

  11月14日,重庆市反诈骗中心、巫溪县公安局和北碚区公安分局专案组30余名警力同时出动,打掉冒充“××国医”销售保健品的诈骗团伙,抓获167名嫌疑人,当场查获涉案电脑303台,作案手机224部。

  抓捕现场赫然挂着这样的横幅:“严禁冒充国家机关及医生专家教授诱导或推荐产品给消费者”。实际上,该团伙在和患者一对一电话联系或问诊时,都自称纪×章,是“××国医”医疗机构教授。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纪×章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什么医学权威,而是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的虚拟代言人。

  桌上摆着剧本台词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同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都有专门的说话艺术和剧本。

  11月14日抓捕现场,一个又一个操作间办公桌上,都放着所谓的说话艺术和剧本,和患者打电话或发微信问诊的,只有高中甚至小学文化,只是照着剧本说话,用一套套花言巧语哄骗人,或关心,或吹嘘,或挑逗,或利诱,每种套路都有几十上百句现成台词,复制粘贴一键发送。场景设计、聊天内容都有详细标注,受害人可能提到的问题,都有应对方案。

  销售保健品的,根据卖的是化糖养胰药,还是羊奶粉,再或小球藻,列出各自专业术语,在每句台词结尾标注情绪、语气,如何赞美客户、关爱客户、夸大病情恐吓客户。

  总有一款保健品适合你

  诈骗团伙和受害人的一段对话

  A(嫌疑人):“你好,是重庆的朱老先生对吧?”

  B(患者):“对。”

  A:是你要使用××粉?还是给家里人使用?

  B:我自己。

  A:那你注意到我们的好消息没?咱们××粉是国药,天然纯粹,临床应用对肝胆病、眼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癌症肿瘤等5大类疾病疗效确切。用法独特,可口服,可外用。

  B:什么好消息?

  A:咱们××粉一份10克100天用量,国家规定的基准药价8360元,您今天订购可以享受健康基金2000元。也就是说,你购买一份,只付6360元。

  B:真的?

  A:当然是真的,而且要给您说明一个事,由于最近××粉数量稀少,很多老患者都是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预定,考虑到这点,我们厂家规定个人最多申购2份,一个家庭最多申购4份。如果你今天申购,每份都可以享受2000元健康基金。您要申购几份?

  B:2份吧

  A:好的,你支付12720元就可以了。

  ……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上是犯罪团伙按话术和剧本,和受害人进行一段对话。如果受害人回答没有糖尿病,犯罪嫌疑人马上就会推出降压××胶囊、强身健体××粉等,反正,总有一款保健品适合你。

责任编辑:焦志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